贵州岑巩客楼乡:便民利民“全覆盖” 贴心服务“零距离”
2010-03-10 10:41:01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贵州省岑巩县客楼乡党政班子积极深入联系村,深入农户,倾听民声,心系农民群众,努力实现便民利民“全覆盖”,贴心服务“零距离”。
民情接待“零距离”。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该乡从一楼抽调一个办公室,设立“民情接待室”,安排专职人员值班。一是每个月指定1名乡党政班子成员,并从乡属各相关单位、各村抽调1名工作人员,实行坐阵接待,为民情接待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在机关办公室设置岗位台,保证每个赶集日从早上10:00到下午17:00有人办事,有人管事,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自觉性和责任感,真正体现了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二是落实便民服务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凡是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还是前来办事和咨询的,集中服务机构必须落实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职责,确保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做到群众来访一次,满意一次,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对政府机关各项机构的服务行为、服务质量和服务目标作出公开承诺,明确办理时限,做到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对权限范围之外的,积极向有关单位协调办理;对机关服务机构权限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公示,对程序相对复杂,办理时需出具有关证件、证明的事项,以公告栏公告等方式告知群众;四是强化措施,把便民利民服务工作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乡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在工作中实行领导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承诺办理制等制度约束的同时,还采取通报工作情况、设立举报箱、跟踪回访、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监督员等形式,加大对便民服务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高效持久运行。
民情分析“零折扣”。该乡每半月定期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如遇到特殊情况,做到随叫随开,听取民情接待、走访情况汇报,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抽调相关人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问题处理结果在两周内反馈给群众。一是建立乡、村两级民情月例会制,各联系村干部除了参加乡民情月例会,还要到联系村指导工作,掌握村情民意动态情况;二是每个季度定期召开县、乡人民代表和党代表座谈会,倾听群众呼声,掌握民心所向;三是建立民情民意责任分解制,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项都设立档案,明确专人负责,保证每一个事项的有效落实,不留后遗症。
民情走访“零缺位”。一是该乡党政班子坚持走访入户察民情。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和村干部每月要深入联系村对困难党员、群众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并作好民情记录,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并自行制定民情日记服务要求,规定每位党政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定期到所联系村调查研究、协同处理问题不少与2次,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不少于2户。同时,每月对党政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工作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年底对全体干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二是结对帮扶送真情。把印有党员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的“联系卡”发给帮扶对象,以便及时联络帮扶。该乡下发1200张便民联系卡。三是建立机制献爱心。制定了党员帮扶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实施办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给予经济上资助,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关怀,情感上感化,使他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民情接待“零距离”。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该乡从一楼抽调一个办公室,设立“民情接待室”,安排专职人员值班。一是每个月指定1名乡党政班子成员,并从乡属各相关单位、各村抽调1名工作人员,实行坐阵接待,为民情接待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在机关办公室设置岗位台,保证每个赶集日从早上10:00到下午17:00有人办事,有人管事,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自觉性和责任感,真正体现了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二是落实便民服务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凡是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还是前来办事和咨询的,集中服务机构必须落实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职责,确保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做到群众来访一次,满意一次,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对政府机关各项机构的服务行为、服务质量和服务目标作出公开承诺,明确办理时限,做到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对权限范围之外的,积极向有关单位协调办理;对机关服务机构权限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公示,对程序相对复杂,办理时需出具有关证件、证明的事项,以公告栏公告等方式告知群众;四是强化措施,把便民利民服务工作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乡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在工作中实行领导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承诺办理制等制度约束的同时,还采取通报工作情况、设立举报箱、跟踪回访、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监督员等形式,加大对便民服务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高效持久运行。
民情分析“零折扣”。该乡每半月定期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如遇到特殊情况,做到随叫随开,听取民情接待、走访情况汇报,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抽调相关人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问题处理结果在两周内反馈给群众。一是建立乡、村两级民情月例会制,各联系村干部除了参加乡民情月例会,还要到联系村指导工作,掌握村情民意动态情况;二是每个季度定期召开县、乡人民代表和党代表座谈会,倾听群众呼声,掌握民心所向;三是建立民情民意责任分解制,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项都设立档案,明确专人负责,保证每一个事项的有效落实,不留后遗症。
民情走访“零缺位”。一是该乡党政班子坚持走访入户察民情。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和村干部每月要深入联系村对困难党员、群众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并作好民情记录,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并自行制定民情日记服务要求,规定每位党政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定期到所联系村调查研究、协同处理问题不少与2次,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不少于2户。同时,每月对党政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工作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年底对全体干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二是结对帮扶送真情。把印有党员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的“联系卡”发给帮扶对象,以便及时联络帮扶。该乡下发1200张便民联系卡。三是建立机制献爱心。制定了党员帮扶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实施办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给予经济上资助,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关怀,情感上感化,使他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作者:吴 伟 吴志文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