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绥中沙岭村:昔日瓢盆叮当响 如今笑语致富忙
2010-03-10 10:38:25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几年前,沙河镇沙岭村还是有名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700元,有的村民家里穷得只剩下锅碗瓢盆叮当响了。可是现在,沙岭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比以前翻了两番,这顶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被远远甩在了脑后。是什么让沙岭村的农民这么快就踏上了致富的道路?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于日前走进该村一探究竟。
“沙岭光棍儿李志新,三十多岁没娶亲;种了几亩香瓜子,地里竟然出‘黄金’;盖了三间北京平,媳妇儿争着往里进。”一进沙岭村,记者就听见几个小朋友在念着这段顺口溜。“这是什么意思?”记者好奇地问到。村党支部书记张德民笑着说:“这是大家给李志新编的。这小子去年还住在四处漏雨的土房呢,30多岁也没说上个媳妇儿。村里看他实在太困难了,就帮他协调贷款、承包土地、引进技术,种了20亩小拱棚香瓜子,没想到1亩地纯剩1万元。这不,他今年新盖了三间大北京平,还取了新媳妇儿,真是双喜临门。”在沙岭村,像李志新这样从贫穷迈向富裕的农民,近两年占到全村总户数的70%。这正是沙岭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结果。
过去的沙岭村党支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上下跑动,为农民张罗救济款。而农民多年来也似乎习惯了等待救济的生活,对发展生产没有积极性。“扶贫不如助贫”,这是该村党支部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他们意识到,要想真正摆脱贫穷,必须带领村民发展农业生产,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沙岭村农民素有种植红薯的习惯,也有几户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加工粉条。该村的粉条在四邻八村颇有名气,因为这里的水好,加上传统的工艺,生产出的粉条更香、更滑、更筋道。但是长期以来,村民们只满足于自给自足,而没想到要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村支部因势利导,号召村民大面积种植红薯,并帮助村民筹集资金,购进10多台加工淀粉的甩浆机,大量生产粉条。现在,全村红薯种植面积达到600多亩,年生产粉条25万公斤。沙岭村的粉条做出了名,俏销盘锦、抚顺、锦州等地,每公斤价格达到9元钱,比普通粉条高出一倍。
沙岭村距离绥中县城只有2公里的路程,该村利用这个地理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裸地菜和蔬菜大棚,就近卖到城里,收益颇丰。现在,全村已发展裸地菜500多亩,上茬种植土豆,下茬种植大头菜,每亩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发展蔬菜大棚200多个,每个大棚年效益3万多元。该村还从外地引进了香瓜子种植技术,利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的生产方式,使香瓜子提前上市,每公斤卖到6元钱。现已发展100多亩,每亩纯收入1万元。
与此同时,沙岭村还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有母猪1000多头,存栏百头肥猪以上的养殖户就有50多户,年出栏肥猪2万多头。今年,村主任孙文先又与北京杨翔集团合作,投资200多万元,建造一座大型养猪场,成为带领该村养殖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该养猪场准备在未来的10年期间,投入100多万元,为全村养殖户免费提供育种服务,改良生猪品种。
如今,沙岭村有近一半的农户翻盖了新房,有100多户购买了农用三轮车,有30多户村民开上了小轿车。
“沙岭光棍儿李志新,三十多岁没娶亲;种了几亩香瓜子,地里竟然出‘黄金’;盖了三间北京平,媳妇儿争着往里进。”一进沙岭村,记者就听见几个小朋友在念着这段顺口溜。“这是什么意思?”记者好奇地问到。村党支部书记张德民笑着说:“这是大家给李志新编的。这小子去年还住在四处漏雨的土房呢,30多岁也没说上个媳妇儿。村里看他实在太困难了,就帮他协调贷款、承包土地、引进技术,种了20亩小拱棚香瓜子,没想到1亩地纯剩1万元。这不,他今年新盖了三间大北京平,还取了新媳妇儿,真是双喜临门。”在沙岭村,像李志新这样从贫穷迈向富裕的农民,近两年占到全村总户数的70%。这正是沙岭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结果。
过去的沙岭村党支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上下跑动,为农民张罗救济款。而农民多年来也似乎习惯了等待救济的生活,对发展生产没有积极性。“扶贫不如助贫”,这是该村党支部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他们意识到,要想真正摆脱贫穷,必须带领村民发展农业生产,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沙岭村农民素有种植红薯的习惯,也有几户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加工粉条。该村的粉条在四邻八村颇有名气,因为这里的水好,加上传统的工艺,生产出的粉条更香、更滑、更筋道。但是长期以来,村民们只满足于自给自足,而没想到要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村支部因势利导,号召村民大面积种植红薯,并帮助村民筹集资金,购进10多台加工淀粉的甩浆机,大量生产粉条。现在,全村红薯种植面积达到600多亩,年生产粉条25万公斤。沙岭村的粉条做出了名,俏销盘锦、抚顺、锦州等地,每公斤价格达到9元钱,比普通粉条高出一倍。
沙岭村距离绥中县城只有2公里的路程,该村利用这个地理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裸地菜和蔬菜大棚,就近卖到城里,收益颇丰。现在,全村已发展裸地菜500多亩,上茬种植土豆,下茬种植大头菜,每亩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发展蔬菜大棚200多个,每个大棚年效益3万多元。该村还从外地引进了香瓜子种植技术,利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的生产方式,使香瓜子提前上市,每公斤卖到6元钱。现已发展100多亩,每亩纯收入1万元。
与此同时,沙岭村还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有母猪1000多头,存栏百头肥猪以上的养殖户就有50多户,年出栏肥猪2万多头。今年,村主任孙文先又与北京杨翔集团合作,投资200多万元,建造一座大型养猪场,成为带领该村养殖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该养猪场准备在未来的10年期间,投入100多万元,为全村养殖户免费提供育种服务,改良生猪品种。
如今,沙岭村有近一半的农户翻盖了新房,有100多户购买了农用三轮车,有30多户村民开上了小轿车。
作者:郭志亮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