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江苏徐州青山泉镇:科学跨步“四三二” 强基固本惠基层

2010-03-10 10:39:25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通过抓龙头、补血液、强载体,积极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确保了“基层组织得强化,人民群众得实惠”。

  念好“四字真经”,铸好“龙头”。该镇把加强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在“选、育、管、备”四个环节上强化措施。一是“选准”。对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从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素质、年龄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同时结合“双培双带”工作机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2009年该镇对青山泉村、唐庄村等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二是“育好”。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档案,每年对各村党支部书记的“德、能、勤、绩”情况进行公开考评,并将综合考评结果装入个人档案,作为衡量村党支部书记政绩的主要依据之一。三是“管严”。制定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考核方案、廉政建设方案等,同时结合勤廉双述以及各项考核,对村支部书记实行民主评议。村支部书记直接向群众做述职报告,然后让群众评人评事,全面了解村支部书记的德、能、勤绩及在群众中的威信。四是“备齐”。从村支部书记队伍长远建设的需要出发,把30余名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以及有文化、年纪轻、作风硬、热爱基层工作、有群众服务热情的优秀分子选为后备重点培养,确保村支部书记队伍不断档。

  健全“三项机制”,补足“血液”。一是健全源头保障机制。针对部分青年农民入党愿望淡化的实际情况,坚持从思想源头抓起,制定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发展党员责任制,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的主体责任意识。并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有效激活青年农民入党积极性。二是健全实践培养机制。针对当前青年农民教育管理无人过问等问题,该镇在村级党组织中实施“青苗工程”,要求每一名支委委员结交一至三名青年朋友,经常交心谈心,帮助青年农民提高思想认识,并有意识给其压担子、安排任务,通过农村工作实践来培养锻炼。注意做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对发现的好“苗子”和骨干,平时多联系,并将其综合表现、心得汇报存入档案,作为向党组织推荐重点培养对象的依据。三是健全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坚持预备党员按季汇报思想制度和考察制度,及时掌握预备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预备期满时,对照党员标准,进行全面考察;预备党员转正后,党组织继续跟踪了解其思想、工作、学习和履行党员义务情况。2009年,该镇有262名青年农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4名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预备党员转正55名,发展农村党员23名。

  夯实“两大平台”,优化“功能”。扎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两项基本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抓建设,确保工程进度。对两项基本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加快建设进度。2009年配套资金 200余万元,建成镇村两级党务政务服务中心18个,对16个行政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全部进行了完善。二抓管理,确保运行规范。制定《村级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完善干部值班、设备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制度,签订责任书,明确设备管理和使用责任。建立由36名技术骨干组成的管理操作员队伍,健全部门协作、技术保障和考核评估等运行机制。三抓应用,确保发挥作用。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办制”,按照一套办公设备、一套便民设施、一本服务台账、一套服务资料、一个群众意见箱、一部服务热线电话“六个一”标准建设便民服务网络。2009年该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事项490件,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共代办事项500多件,总体办理事项满意率达到95%以上。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政治教育、技术培训、信息传递、文化宣传、社会事务管理“五大功能”,2009年累计开展农业新农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培训50余期,培训干部群众1.5万余人,开展文体活动60多场。同时针对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大量返乡的实际,开展6期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培训返乡农民工500余名。利用远程教育网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帮助220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70余名返乡农民工找到创业门路。
作者:王春生 王琳 王素华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