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出实招 干实事 求实效

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打好“三张牌” 催生“三个变”

2010-03-12 10:32:17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北极村亦称“神州北极村”,隶属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乡所辖,是祖国最北的行政村,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4公顷;农业人口1344人。北纬53°27′,东经122°21′,与俄罗斯的赤塔州和阿穆尔州隔江相望。北极村虽小,地域虽远,但是这个村坚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乡村环境的深刻变化。

  打好“治理”牌,环境变美了

  “小变化,大变化,环境变化才是真变化。”北极村位于黑龙江右岸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上,村子东临秀丽的黑龙江,南面矗立着好似两扇大门的元宝山和七星山,西面是树木丛生的群山,北面是平坦如砥的农田,整个村子掩映在挺拔苍翠的“美人松”之中。

  村“两委”班子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硬件来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制定了《北极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北极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北极村建设管理规划》、《北极村宅基地审批与管理办法》等长效机制,成立了村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和环卫队。近年来,村“四旁”栽植树木8万余株,建设草坪2万余平方米,建设两个广场计4万余平方米,硬化路面 1500延长米,维修拆除板杖子3200延长米,拆除私接滥建300余平方米,规范畜圈13处,治理厕所27个,建设饭店宾馆及公益设施76处,真正实现了村子绿化、道路硬化、居住优化、环境美化。这个村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并确定为全省首批20个文明示范村之一;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巡检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宣部副部长高俊良来到北极村检查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北极村这么美。”这个祖国最北具有俄罗斯风格的3A级国家森林公园村落确实很美,美的象一位深居香闺婀娜多姿的少女,美的象一朵含苞欲放的出水芙蓉,美的象一幅色彩绚烂的山水丹青画。

  打好“调整”牌,旅游变火了

  “这道理,那道理,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升温,北极村成了游人“找北、找冷、找奇、找静、找美、找纯、找自然”的向往圣地。

  村“两委”班子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彰显北极光神奇天象、北极点神圣极地等绝美胜景,精心打造“北”字品牌。现在已经建有北极星广场、北极沙洲、大马场、鄂伦春民族风情园等10余处精品景点。为规范旅游管理和服务,村里成立了游艇协会、马爬犁协会、手工艺品制作协会,建立了餐具消毒厂。全村从事旅游服务业总户数达到了24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6%,拥有标准型家庭宾馆110余家,日接待能力1200人以上。2009年,接待游人31万人次,同比增长160%;实现旅游收入3200万元,同比增长180%。

  北极村是天然氧吧,有兴安林海千里绿色长廊,有北国边疆万里香格里拉;有看不够的山,有玩不完的水,有吃不腻的绿色有机食品。北极村的生态旅游业如同一轮冲破地平线喷薄而出的朝阳,不但给夏季北极村带来了旅游的热浪,也为冬季北极村点燃了旅游的圣火。人们都说,北极村的旅游火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每年都论番成倍地增长。红红火火的旅游业使祖国“金鸡之冠”上这块美丽的绿宝石放射出了璀璨的光芒。

  打好“引领”牌,农民变富了

  “一千条,一万条,引领百姓致富才是第一条。”北极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近年来,村里农民靠着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凭着科学技术和辛勤劳动,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腰包”越来越鼓。村“两委”从实际出发,制定了“舞龙头(农业)强两翼(旅游及合理有序开发林下资源)”的科学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组织农民分期分批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开阔发展视野,增长致富本领,基本实现了“人人懂技术、家家有项目”;培育经济型作物,打造效益型农业,近年种植西瓜、香瓜的农户逐年增多,效益也越来越好,2009年全村仅“瓜经济”一项就实现收入200万元;通过向上争取、农民入股、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新建了3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农业示范园区,增加反季节蔬菜种植,扶持贫困家庭和收入较低农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大力实施“一稳(稳定鹿的养殖规模)两减(减少牛马养殖规模)三增(增加笨鸡、笨猪和绵羊养殖规模)”的养殖业方针,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了资源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农闲季节帮助家里没有项目的农民联系集体打工工作,2009年秋收后,村里为52人找到了在本县内的露天煤矿选挑煤矸石工作,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猫冬”问题,而且一个冬季还使打工的农民人均增加近万元的纯收入。2009年北极村农户收入最高达到30余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万元,排在全省之首,几乎高出全国一倍。

  在致富同时,这个村的社会保障和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截止2009年底,北极村的“新农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均为100%;投入百万元兴建的集网络、播放、图书、游戏、棋牌等一体的“北极村文化大院”成为全村文化活动的中心,曾经得到地、省乃至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北极村的农民钱袋鼓了,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充裕了,打心眼里往外乐。环境美、旅游火、农民富,这正是北极村科学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是北极村刻在游人心中的深深印迹。这正是:神州北极第一村,江光山色堪称尊;锦山秀水处处好,乡风村容日日新;科学发展结硕果,生态建设立功勋;伊甸桃园非可比,胜景富庶迷煞人。
作者:任 核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