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江苏邗江李典镇:由“落后生”到“标兵”的变迁

2010-03-15 16:30:22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全区三个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李典镇坐上了全区镇(街道)园区综合奖的头把交椅,并跃居全市十强镇第三名,这次超越不仅打破了邗江乡镇多年的排名格局,更引发了邗江众强镇争先进位大洗牌。这个曾经的落后镇,竟能实现这么迅猛的超越;出乎意料的是,在这场激烈的争先进位竞赛中,李典人展现的气魄和胆识。

  曾经的“标兵”变成“落后生”

  改革开放多年,李典在全区综合排名有过很大起伏,对先进与落后的体会可谓深刻。

  20年前,李典镇凭一台“缝纫机”打天下,大力发展服装业,一批服装小巨人相继崛起,成为邗江首家工业跨过亿元大关的乡镇,曾扛过立功乡镇的“红旗”。后因交通制约,一些壮大裂变的服装企业纷纷跳离乡土,虎豹、柏泰的远去给乡镇工业带来了创伤,此后多年,李典工业经济长时间徘徊不前。在与新坝并镇之前,李典工业经济甚至滑入全区倒数的位置,曾经的“标兵”又变成了“落后生”。

  2003年10月,李典与新坝合并时,两镇财政收入相加不过两三百万,与今天的3.2亿相比可谓天壤之别。“那时,我们镇已十多年没有在全区表彰大会上交流发言介绍经验。”错失良机让李典的同志尝尽了苦涩。

  “机遇像一匹匹擦身而过的奔马,不能随便逮到一匹就上,这些马有优有劣,你必须选中一匹适合自己的骏马,并纵身跨上驾驭好它。”如今谈起机遇,李典人有一番独特的体会。

  “大机遇”引发“大超越”

  进入二十一世纪,沿江开发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的开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沿江乃至全区各镇再次站在了新起跑线上。面对更大机遇,谁都不会放过,就看谁抢抓机遇手段更高明。李典人决心,这次不仅要抓住机遇,更要充分把握运用好机遇,实现机遇价值的最大化。

  大开发大机遇为沿江各镇提供多种选择路径。李典到底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最快速度的发展,最大程度的跳跃,重新夺回失去的“红旗”? 是传统的服装业,还是新兴太阳能?是重工机械业,还是造船业?李典必须有一个与机遇相适应的产业定位。

  经过反复调研深思熟虑,李典一班人发现,这次机遇对造船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扬州的造船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江开发区域内,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无疑会给造船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从小处说,沿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改变了沿江交通格局,交通的便捷,可使造船业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时间;从大处说,交通环境乃至区域整体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外来资本的进入,加快形成产业群。

  可以说,正是对机遇与发展关系的正确判断和精准的产业定位,为李典短短几年实现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李典实现今天争先进位大超越成为可能。

  “龟兔赛跑”变为“豹兔赛跑”

  在新一轮争先进位竞赛中,李典镇党委大胆地把全球最大牙刷生产基地、号称苏中第一镇的杭集作为自己的追赶目标。一个全区“薄弱”乡镇要超越全国知名强镇,谈何容易?当时有人把这场竞赛比喻成“龟兔赛跑”,更何况杭集是一只不睡觉的“兔子”。

  但是李典人是有底气的,要赢得这场比赛,李典不能甘当一只“乌龟”,而要蜕变成一只具有强劲爆发力的“豹子”。沿江大开发、船舶及配套产业定位让李典的蜕变成为可能。

  两镇合并时基础很差,哪有实力办事?靠什么争先进位?李典镇党委根据本镇实际,在不同发展阶段先后提出了“苦干三年打基础,整体工作争进位,实现李典新起跳”、“两年小康、三年培增、跻身全区第一方阵”、“学习先进争进位,奋力拼搏冲百亿”、“科学转型抢先进、实现李典新跨越”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实施沿江开发、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李典实际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李典镇不断调整思路,从重速度、重规模,逐步转变为量质并举,不断促进发展质态的提升,坚持产业集中集聚发展。以船舶重工产业为基地为依托,大洋造船、中铁宝桥、环洲材料等大企业在这块土地上神奇般地崛起,邗江北洲,昔日十几公里荒凉的江滩上,今日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大开放、大开发气象。船舶及配套、重工机械产业板块初步形成,并已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传统产业华扬新能源及服装鞋帽为基础,富民产业也得到稳步发展。

  去年,全镇工业产销、双资利用、应税销售、入库税收等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区第一,如愿坐上了综合考评第一的交椅。

  一招制胜“全盘皆活”

  争先进位要的不仅仅是一组好看的数字。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百姓得实惠。如何帮助大批尚未离开土地的农民全面小康共同致富,成了李典一班人迫切思考急需解决的问题。

  工业经济的迅速壮大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有了厚实的财力,李典开始补贴农业反哺农业,重金扶持新农村建设,在全面落实市区奖励政策的基础上,该镇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措施向三农输血,养老医疗有钱补,就业培训有钱补,村道亮化有钱补,通组道路有钱补,垃圾处理有钱补,秸秆焚烧有钱补,开沟挖渠有钱补,环境整治有钱补……

  去年一年,该镇发放各类涉农补贴达42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各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快了本镇新农村建设步伐。去年李典实现农业产值3.9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15万元。如今,不仅村民们最关心的孩子上学、看病、养老、住房等情况大大改善,最大变化在于村容村貌整洁了。

  李典以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姿态,不断加大民生倾斜力度。调查显示,全镇小康知晓率和百姓满意率获得“双提高”,高达94%,居全区第一。

  “热形势”下依然“冷思考”

  机遇促进步,进步增压力,压力变动力。曾经十多年没有在全区表彰大会上交流发言的李典镇,现在已连续四年在大会上介绍经验。

  但面对荣誉和肯定,李典人不断提醒自己,要进行“热形势下的冷思考”,整体经济的跨越发展不意味着局部的提升,创成小康镇不意味着整体形象的改变,身后乡镇诸强纷争,稍一大意,就有被反超的可能。

  李典镇虽然一马当先冲在了各乡镇的最前列,但镇党委书记顾克荣依然不敢懈怠,既当统揽全局的指挥员,更当冲锋陷阵的战斗员。在他的一份述职报告上,记者看到这样写着:“虽常感心力憔悴,压力重重,但依然精神饱满,坚持在招商引资一线,坚持在项目谈判桌前。”在领头人的带动下,李典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团结拼搏、勇创一流的浓烈氛围。

  今年,李典镇超前谋划,自加压力,把“加快转型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作为推动率先发展新的“助推器”,力争为全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邗江学习实践办)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