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翠屏区李庄镇:科学发展奏响三大交响乐
2010-03-15 15:22:54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条条村道迂回山间,一阵阵欢歌来回激荡,小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场镇设施更加完善……这是翠屏区李庄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带来的新面貌。该镇41个党支部1245名党员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区委“一心一圈两带”党建示范群建设的要求,突出“抓项目快发展、重民生促和谐、扬文化建名镇、强队伍争第一”的活动主题,坚持城乡统筹,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的推进,听民生,解民忧,济民困,助民富,奏响了“真情为民、真心惠民、真行富民”三大交响乐,彰显了学习实践活动成效。
转变作风,奏响“真情为民”交响乐
深入学习弘扬“春风”精神,深入开展“勤廉双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创建活动,以“四位一体”方法严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使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作风得到转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在为民服务上实现三大转变:由满足于群众上门来把事情办好向主动下村入户进企业提供服务,实现由要服务为送服务的转变;从满足于被动地干工作到主动善为地把工作做好,实现被动干到主动干的转变;从依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向依靠优良服务、典型示范来推动工作,实现按部就班到主动创新的转变。
主动善为,奏响“真心惠民”交响乐
党委政府以人为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服务民生,完成了场镇水、电、气、路等工程建设,完善了场镇基础设施和场镇的功能,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城镇。镇党委、政府对征集的群众意见进行了梳理分析,坚持能办即办、现在不能办的创造条件争取办的原则,化解矛盾纠纷309件,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86户,完成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户减灾改造16户,扶持农民新建沼气池2300口,投资696.3万元建设天然气工程和自来水管道改建工程,解决2万人用水用气问题。挤出资金投入400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维修整治公路68 公里;争取资金450万元,在安石、南胜、双桥、高桥、中和、伏光、永胜等7个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九洞村芽菜基地建设、帅家沟水库渠道整治项目、涉及高桥等五个村的土坎护坡工程已基本完成,用实际行动惠及群众。
统筹发展,奏响真行富民交响乐
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充分发挥酒类园区建设和4A级的风景名胜古镇的影响带动作用,完成了全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长虹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高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全镇推进“一村一品”和百万元村建设,初步形成了长虹村无公害蔬菜基地,沿江村生姜基地,上坝、长庆、新房村水果基地,九洞芽菜基地,新胜村花生种植基地,安石村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南胜村优质水稻基地,伏光村、安石村水产养殖基地,在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引导村民按区域分产业建立了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了“翠李牌”商标,走品牌发展之路。李庄酒类产业园区路和盐李路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快步实施,安石村已初步建成新农村示范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得到实惠;截至目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5369万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58万元,完成粮食产量19015吨,完成劳务输出8000人,实现劳务收入6000万元,农民现金收入实现5748元。
转变作风,奏响“真情为民”交响乐
深入学习弘扬“春风”精神,深入开展“勤廉双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创建活动,以“四位一体”方法严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使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作风得到转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在为民服务上实现三大转变:由满足于群众上门来把事情办好向主动下村入户进企业提供服务,实现由要服务为送服务的转变;从满足于被动地干工作到主动善为地把工作做好,实现被动干到主动干的转变;从依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向依靠优良服务、典型示范来推动工作,实现按部就班到主动创新的转变。
主动善为,奏响“真心惠民”交响乐
党委政府以人为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服务民生,完成了场镇水、电、气、路等工程建设,完善了场镇基础设施和场镇的功能,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城镇。镇党委、政府对征集的群众意见进行了梳理分析,坚持能办即办、现在不能办的创造条件争取办的原则,化解矛盾纠纷309件,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86户,完成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户减灾改造16户,扶持农民新建沼气池2300口,投资696.3万元建设天然气工程和自来水管道改建工程,解决2万人用水用气问题。挤出资金投入400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维修整治公路68 公里;争取资金450万元,在安石、南胜、双桥、高桥、中和、伏光、永胜等7个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九洞村芽菜基地建设、帅家沟水库渠道整治项目、涉及高桥等五个村的土坎护坡工程已基本完成,用实际行动惠及群众。
统筹发展,奏响真行富民交响乐
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充分发挥酒类园区建设和4A级的风景名胜古镇的影响带动作用,完成了全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长虹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高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全镇推进“一村一品”和百万元村建设,初步形成了长虹村无公害蔬菜基地,沿江村生姜基地,上坝、长庆、新房村水果基地,九洞芽菜基地,新胜村花生种植基地,安石村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南胜村优质水稻基地,伏光村、安石村水产养殖基地,在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引导村民按区域分产业建立了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了“翠李牌”商标,走品牌发展之路。李庄酒类产业园区路和盐李路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快步实施,安石村已初步建成新农村示范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得到实惠;截至目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5369万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58万元,完成粮食产量19015吨,完成劳务输出8000人,实现劳务收入6000万元,农民现金收入实现5748元。
作者:聂家芮 李 兵 王渊博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