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贵州凯里鸭塘镇:吹响乡镇工作全面发展“冲锋号”

2010-03-15 15:24:54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凯里市鸭塘镇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立足长远发展大计,积极吹响“筑基础、强管理、抓整治、促发展、惠民生”等“冲锋号”,千方百计做好促农增收工作,促进乡镇工作全面科学发展。

   吹响“筑基础”曲,强化根基助推发展。为筑牢根基,推进新农村建设,该镇针对农村影响突出的出行难、饮水难、设施差等实际问题,积极抢抓国家投资农村公路建设机遇,突出重点,加大了交通、饮水和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造了总长32公里的六条通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完成了7个村23个自然寨共18600米的道路硬化,实现了鸭塘村大寨、中坝村1组和大柯组等三个自然寨430栋民居亮化工程;完成了鸭塘村青虎自然寨、三江村、马安村等7处人饮工程,解决了1606人的饮水工程;完成了7个村的活动室建设共424平方米。目前,全镇完成沼气池建设1800口,改厕改圈598户。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消除他们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后顾之忧。

  吹响“强管理”曲,创新模式提升水平。一是依托开展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为切实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该镇在机关内开展了“优秀党员示范岗”、“三力”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深化各党支部“三级联创”和“五好”党支部创评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焦裕禄、史来贺等优秀共产党员精神,切实提高了机关干部的服务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使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环境初步形成。二是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在规范党组织生活方面,根据经验总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和完善相关措施,努力探索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使村级组织带领一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创新农村基层管理模式。为有效激发农村基层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和自我发展的热情与活力,该镇通过创新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模式,着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吹响“抓整治”曲,绿化环境塑造文明。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大凯里”和“凯里城市经济圈”的战略部署,该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积极配合搞好凯开大道、民族文化园等的征地拆迁和建设工作。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对各村寨、镇中心沿线主干道、公共场所、校群院落等进行专项整治,有效保持了良好的卫生环境,树立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形象,切实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推进了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使该镇的道路交通、供水、环保、环卫、公路两侧的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吹响“促发展”曲,拓宽渠道促农增收。该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拓宽就业渠道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抓好促农增收工作。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大发展。近年来,该镇坚持以“一户一技能”活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广大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现初步形成三江萝卜、鸭塘西瓜、四联大葱、马安和高泉时令蔬菜等“一村一品”格局。2009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2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26元,比去年增长330元。二是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该镇乡镇企业发展企稳回升,镇党委、政府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支持航宇化工厂、电解锰厂、元森木材加工厂等企业的发展。受金融风暴影响停产的航宇化工厂、电解锰厂现已重新恢复生产,今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3407万元,工业增加值1600万元,重新安排劳动就业岗位1000余个,解决了全镇326个村民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

  吹响“惠民生”曲,化解民困维护和谐。该镇党委、政府秉承“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这一理念,切实关注民生,把社会劳动保障等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努力化解民困,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积极引导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解决优抚医疗困难救助、贫困户医疗救助、生活困难户救助,帮助281户769人解决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目前,全镇应参合2450户8398人,已参合2450户8398人,参合率达100%。二是不断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多方努力,目前积极争取到投入资金50余万元,完成了马安、高泉两村整村推进工作项目。三是努力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将281户769人纳入农低保,将60户138人纳入城低保;将失地50%农户190户876人纳入农村低保。五是积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通过以人为本,创优计生服务,使全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9年,全镇人口出生率为13.7‰,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3.1%。
作者:欧明玺 唐胜勇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