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西大吴村:立足村情谋发展 办好实事惠民生
西大吴村位于贾汪区东南部,辖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700余人,其中党员118名。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该村党支部坚持边学边改,紧扣经济发展和民计民生问题,出实招、办实事,确保村落得发展、村民得实惠。
壮大集体经济,富了村底家底。为进一步推动本村经济发展,解决村民就业难题,该村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富村、富民的突破口。该村第一个村办企业——徐州佳园化工有限公司改制时,该村以每人赠送一股的形式让全体村民成为企业股东。目前,该企业持续发展壮大,产品远销苏、鲁、豫、皖各大城市,现有固定资产2120万元,年产值6300万元,利税480万元,带动就业近400人。08年该村成立了佳园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吸收就业200余人。同时,依托两大企业发展,该村部分村民积极购买车辆,通过开展物流运输业务实现就业创业,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又一大途径。集体经济的红火发展,引领广大村民成为了“工资+分红”的双薪一族,村底、家底愈见厚实,成为加大民生投入的强大后盾。
着力环境整治,美了村貌村容。增添环境卫生设施。为巩固和进一步提升该村洁净的生活环境,打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该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村内新建数十个垃圾桶,尤其是增加了学校、医院、市场、村中心等区域的设立密度,扩大了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的覆盖范围,有力地缓解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无绪、难以情理的局面。增添村容整洁长效措施。该村将村居环境整治列入了常规工作,对各个村民小组环境情况实行每两个月一检查、一评比、一公开,对检查合格的予以奖励、树立典型,从正面引导和激发全体村民维护环境、争先创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添建设休闲场所。针对村民反映的休闲健身场所缺失的问题,该村积极筹措资金,投入40余万元,建立起占地2000多平方的村民休闲广场,安装吊环、漫步器、椭圆机等40余个健身器材。据悉,该村将10进一步加大投入,在三队、五队等村民小组新建“健身路径”,使全村健身休闲场所达到近7000平方。
实施三项接轨,暖了民情民心。一是发展基础教育,让幼教与城市接轨。村内原有幼儿园规模小、师资弱、设施差,不能满足幼儿的就学需求。为次,该村积极投入60余万元实施幼儿园改造。新建成的西大吴幼儿园有2层校舍一座,设6个班,实行全日制封闭管理,可吸收本村及附近村200多名适龄儿童就学。同时,加大师资力量,引进10余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教职员工,配备电脑等教学器材,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达到市级水平。12月份,该园顺利通过了省级幼儿园验收,并获得“省级合格园”和“市级优质园”的荣誉称号。二是强化弱势帮扶,让困难与救助接轨。该村在做好每年春节、中秋两大节日慰问的基础上,引导党员与弱势群众家庭结成对子,定期走访、掌握生活情况,积极向村反映并协助解决困难,温暖了广大困难群众的心。五组孤儿徐若琳,年幼即失去双亲,生活飘摇、难以为续。老党员孟召群主动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常年为其洗衣服做饭、学习用品,帮助她继续完成学业。同时,积极向村党委呼吁,给予其提供学习援助。三是做好村民福利,让幸福与发展接轨。该村坚持用发展的成果普惠群众。针对农村“家庭洗澡难、外出洗澡远”的问题,该村投入10万余元,建立村民浴室,每人每月免费发放4张澡票,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村民生活需求。对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补助100元;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补助150元;每年垫付水电费近15万元;投入5万余元为村民垫付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确保每位村民享受到医疗保障。
(王琳 董小欣 王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