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港区西湖镇:推行“双向挂职” 推动科学作为
2010-03-18 15:14:4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近日,该镇在镇村干部中推行了“双向挂职”新举措,选派了8名机关干部到村挂任村主任助理,轮派5名村干部到镇部门挂任站所长助理,期限为2年。通过“以挂代训、以训促干”,实现镇村干部互动培养、互补锻炼,进而实现镇村人才优化组合,互促共进,激发创业活力,推动科学作为。
资源互动,双向选人。本着“以岗选人,以人定挂职单位”的原则,通过个人报名、部门推荐、组织考察,根据不同村情、部门职责,选出8个精通农业技术、熟悉政策法规、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机关干部到8个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矛盾化解任务较重的村担任主任助理,轮调6个在财务管理、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基础建设等方面薄弱的村“一把手”分别到镇经管站、财政所、综治办、规划站、水利站担任站所长助理。其中,对土地矛盾纠纷多的村,选派懂政策法规,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到村挂职;对“两委”班子不团结的村,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机关干部挂职;对村经济发展慢的村,选派科技知识丰富、有发展产业项目能力的机关干部挂职。
能力互通,双向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经验工作,镇党委要求每一位挂职干部把挂职单位作为提升素质的第二课堂,把身边的党员干部群众视为培养自己的良师益友,在交流中学经验,在工作中练本领。机关干部到村挂职,通过深入一线熟悉基层工作,参加“三会一课”、重大工作开展和焦点难点问题的处理,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处理基层纷乱复杂矛盾的实战能力。与此同时,向所挂职村干部带去党的政策理论、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规范的管理措施。农村干部到部门挂职,主要了解机关办事流程和运行模式,努力增长村干部的工作阅历,开阔眼界、提升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发展机遇意识和规范管理意识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优势互补,双向作为。针对所挂职村、部门的情况,镇党委为每一位挂职干部确定了挂职职责、工作目标,实行季调度、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纳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镇干部在到村挂职期间,主要协助村级组织落实和完成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列席村“两委”会议,积极出谋划策,并对所在村党务、村民自治、廉洁自律等方面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做好村内重大上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隐患的排查及相应的稳控工作,做到,村“两委”班子研究和决策村级重要事项必到、村里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必到、每个农家中必到,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帮助村“两委”班子确定富民强村路子,引导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村级经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在实践锻炼中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农村到部门挂职干部在保证本村正常发展的基础上,每周拿出2天的时间,直接参与综合治理、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工作。
资源互动,双向选人。本着“以岗选人,以人定挂职单位”的原则,通过个人报名、部门推荐、组织考察,根据不同村情、部门职责,选出8个精通农业技术、熟悉政策法规、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机关干部到8个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矛盾化解任务较重的村担任主任助理,轮调6个在财务管理、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基础建设等方面薄弱的村“一把手”分别到镇经管站、财政所、综治办、规划站、水利站担任站所长助理。其中,对土地矛盾纠纷多的村,选派懂政策法规,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到村挂职;对“两委”班子不团结的村,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机关干部挂职;对村经济发展慢的村,选派科技知识丰富、有发展产业项目能力的机关干部挂职。
能力互通,双向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经验工作,镇党委要求每一位挂职干部把挂职单位作为提升素质的第二课堂,把身边的党员干部群众视为培养自己的良师益友,在交流中学经验,在工作中练本领。机关干部到村挂职,通过深入一线熟悉基层工作,参加“三会一课”、重大工作开展和焦点难点问题的处理,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处理基层纷乱复杂矛盾的实战能力。与此同时,向所挂职村干部带去党的政策理论、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规范的管理措施。农村干部到部门挂职,主要了解机关办事流程和运行模式,努力增长村干部的工作阅历,开阔眼界、提升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发展机遇意识和规范管理意识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优势互补,双向作为。针对所挂职村、部门的情况,镇党委为每一位挂职干部确定了挂职职责、工作目标,实行季调度、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纳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镇干部在到村挂职期间,主要协助村级组织落实和完成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列席村“两委”会议,积极出谋划策,并对所在村党务、村民自治、廉洁自律等方面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做好村内重大上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隐患的排查及相应的稳控工作,做到,村“两委”班子研究和决策村级重要事项必到、村里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必到、每个农家中必到,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帮助村“两委”班子确定富民强村路子,引导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村级经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在实践锻炼中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农村到部门挂职干部在保证本村正常发展的基础上,每周拿出2天的时间,直接参与综合治理、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工作。
作者:卢立平 陈常国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