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沿河新景乡:抓好产业发展 凝聚党心民心
2010-03-18 15:11:04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沿河县新景乡深入调研,认真思考,以抓班子,带队伍,凝人心,积极构建乡村干部互帮互助促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工作核心,有力地密切了干群关系,形成了全乡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势。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干部办事活力。“那3个是乡里派到我们村的驻村干部……”该乡中原村党支部书记廖伯平指着远处正在忙着搬运茶苗的身影告诉记者。为着力把各项惠民政策、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工作落到实处,该乡实行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村、包户负责制,同时由乡财政划拨相应生活补贴,集中吃宿,深入到村、组、地头帮助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另为增强村级组织活力,该乡切实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纳入了后备村干部培养,相应配备了村主任助理,村党支部副书记,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往年,由于运费高,销售价格已就偏高,导致我们的柑橘销售困难,是乡党委、政府为我们排忧解难,解决了燃眉之急。”边山农场副场长肖文师说。边山农场的柑橘产业是当前该乡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该农场基础设施落后,柑橘的采摘和运输成本高,销售一度陷入困境,为切实解决果农困难,该乡挤出办公经费3万多元解决了果农的运价补贴,另通过向上级争取,投入了20万元改善了进场公路,今年,该乡又借“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政策契机,投入了5.1万元启动了该农场栽培、管理及采摘柑橘的便道建设,将为果农每年节约劳务资金达20多万元。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生态产业。新景乡种茶历史悠久,姚溪茶早在宋朝就列为贡品。后来,由于加工方法滞后,茶树趋于老化,茶叶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致使姚溪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近年来,该乡为复活及做大做强生态茶叶产业,并采取以土地流转产业化、种植区域规模化、茶园建设园林化、茶树种植良种化、排灌系统科学化等方式为发展目标,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大力实施生态茶叶“品牌战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当前,引进了重庆荣杭集团到该乡进行茶叶生产和加工,该集团生产的“姚溪雀舌”、“姚溪甘露”如今已扬名内外,在市场上卖到了每斤2500元,普通茶每斤2000元。目前,该乡群众种茶积极性高涨,已种植茶叶面积3530多亩,今年计划实施4900亩。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干部办事活力。“那3个是乡里派到我们村的驻村干部……”该乡中原村党支部书记廖伯平指着远处正在忙着搬运茶苗的身影告诉记者。为着力把各项惠民政策、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工作落到实处,该乡实行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村、包户负责制,同时由乡财政划拨相应生活补贴,集中吃宿,深入到村、组、地头帮助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另为增强村级组织活力,该乡切实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纳入了后备村干部培养,相应配备了村主任助理,村党支部副书记,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往年,由于运费高,销售价格已就偏高,导致我们的柑橘销售困难,是乡党委、政府为我们排忧解难,解决了燃眉之急。”边山农场副场长肖文师说。边山农场的柑橘产业是当前该乡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该农场基础设施落后,柑橘的采摘和运输成本高,销售一度陷入困境,为切实解决果农困难,该乡挤出办公经费3万多元解决了果农的运价补贴,另通过向上级争取,投入了20万元改善了进场公路,今年,该乡又借“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政策契机,投入了5.1万元启动了该农场栽培、管理及采摘柑橘的便道建设,将为果农每年节约劳务资金达20多万元。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生态产业。新景乡种茶历史悠久,姚溪茶早在宋朝就列为贡品。后来,由于加工方法滞后,茶树趋于老化,茶叶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致使姚溪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近年来,该乡为复活及做大做强生态茶叶产业,并采取以土地流转产业化、种植区域规模化、茶园建设园林化、茶树种植良种化、排灌系统科学化等方式为发展目标,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大力实施生态茶叶“品牌战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当前,引进了重庆荣杭集团到该乡进行茶叶生产和加工,该集团生产的“姚溪雀舌”、“姚溪甘露”如今已扬名内外,在市场上卖到了每斤2500元,普通茶每斤2000元。目前,该乡群众种茶积极性高涨,已种植茶叶面积3530多亩,今年计划实施4900亩。
作者:刘道学 袁科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