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贵州岑巩凯本乡:小小便民中心折射为民大服务

2010-03-22 16:59:29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现在有了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真的方便多了。在镇(远)江(口)油路建设中被损坏的那条沟,我们反映了不下十次,但一直没有结果,自从乡里建了便民服务中心后,我们反映了还不到两天,工程上的老板就来给我们修了。”贵州省岑巩县凯本乡毛口村二洞桥组村民罗永才十分满意地说。其实,像罗永才类似的问题,乡便民服务中心已解决了近四十来起。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凯本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意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服务中心”、“一站式办公”等运作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成立了乡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管理中心,通过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找人难、办事更难”的问题,小小便民服务平台,成为干群连心桥和百姓回音壁,折射了浓浓的民生情结。

  转变管理模式,建立服务中心。针对项目建设引发占地补偿、搬迁、林权制度改革引发山林权属争议等矛盾纠纷较多,而乡综治办、调委会人力有限的实际,成立了乡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管理中心,组建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商、公安、司法、民政、国土、林业、水利、农推、合医、计生、电力等有关服务项目纳入中心,并下设信访接待、联席会议、督察督办和应急办公室,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分流信访案件,组织、协调、督察、指导全乡的综治、维稳、信访应急工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各类矛盾纠纷均由中心统一受理,组织调处,从原来那种遇事层层报告、部门相互接转的模式转变过来,既方便群众找人办事,又节省了办事时间。

  整合有限资源,拓宽服务领域。通过组建管理中心,由国土、林业、水利、民政合医、计生等部门抽调人员到中心坐班,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整合后,服务中心在搞好来访群众接待,纠纷调处的同时,提供《土地管理法》、《婚姻法》、《森林资源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咨询,使群众做法律的知晓者,政策的明白人,从而避免或减少发生同类型的矛盾纠纷。

  简明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中心工作员本着依法依规、便民利民的思想开展工作,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简化工作程序,节省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对受理的每一起纠纷,要详细了解情况,耐心作好来访人员的解释工作,并深入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并依法依规寻求稳妥的办法进行处理,对于群众要求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要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要提高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及时予以办理,绝不能推委不办或压着迟办。自中心组建以来,共向群众咨询答疑3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7起。

  打造优质服务,增进干群和谐。以接待热情,解释耐心,服务周到为标准,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于群众咨询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详细解答,以群众满意作为标准。中心组建以来,工作人员通过竭诚为民服务,开展上门服务,使部分群众心中形成的党委政府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那种看法不见了,服务中心进一步树立了乡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官民和谐。
作者:吴伟 姚元华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