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依兰:构建“城乡一体化网络”激发农村党员创业活力
2010-03-22 17:08:31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依兰县充分利用城乡自身具有的特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网络”激发农村党员创业活力。
构建城乡教育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党员创业能力。县委从县直各部门抽调127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县直单位党员干部驻农村,深入到参加第三批开展实践活动的127个村开展驻村工作,同时担任村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员,对班子软弱涣散、力量薄弱的党组织,采取干部挂村理清发展思路,帮扶农村发展经济,指导基层活动单位把握各阶段重点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了活动健康有序推进。帮助党员群众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障碍,探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打牢干部群众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在全县上下掀起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大跨越的热潮。积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优势,采取“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党员群众创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已累计开设党员创业培训班18个,培训党员800人,有185名党员开始走上创业和扩大创业的道路。
构建城乡延伸服务网络,增强农村党员创业动力。依兰县着力开展创业延伸服务,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创业动力。大力实施再就业帮扶工程,采取“推出去”和“开发岗位”双管齐下的方式,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积极帮助失业人员解决再就业问题。成功举办依兰县人力资源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大型招聘会。组织全县9个乡镇和县农委、县科协、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扶贫开发办等有关职能部门,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指导乡村科学制定新型农民党员培训教育计划,确立了“创新理念、质量培训、输出精品、强化服务”的工作思路。举全县之力实施品牌战略,探索出一条以品牌为依托的劳务输出发展之路,使“依兰”这块劳务品牌在国内大中城市叫响,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劳务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年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5万人次,年均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
构建城乡激励帮扶网络,激发农村党员创业活力。依兰县按照“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要求,以深化党内关爱为重点,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党员创业扶助,激发农村党员创业活力。县乡村三级班子和驻村干部帮助群众研究致富门路, 出台扶持办法,加强分类指导, 帮助一家一户谋发展、快致富。依兰县与双城市的哈尔滨兴润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引进樱桃谷肉鸭产业化项目,集种鸭繁育、商品鸭孵化、商品鸭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于一体。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年饲养商品鸭1200万只,日产4万只,年产值可达2亿元。同时,在全县农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奶牛繁育养殖、红提葡萄栽培、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群,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今年全县新增养殖大户100户,规范化饲养小区20个,现代化饲养场1处,牧业人均收入首次突破1000元。通过引进项目,发挥辐射作用,抓好农副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建设,为村民创业打通市场通道。
构建城乡教育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党员创业能力。县委从县直各部门抽调127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县直单位党员干部驻农村,深入到参加第三批开展实践活动的127个村开展驻村工作,同时担任村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员,对班子软弱涣散、力量薄弱的党组织,采取干部挂村理清发展思路,帮扶农村发展经济,指导基层活动单位把握各阶段重点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了活动健康有序推进。帮助党员群众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障碍,探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打牢干部群众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在全县上下掀起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大跨越的热潮。积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优势,采取“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党员群众创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已累计开设党员创业培训班18个,培训党员800人,有185名党员开始走上创业和扩大创业的道路。
构建城乡延伸服务网络,增强农村党员创业动力。依兰县着力开展创业延伸服务,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创业动力。大力实施再就业帮扶工程,采取“推出去”和“开发岗位”双管齐下的方式,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积极帮助失业人员解决再就业问题。成功举办依兰县人力资源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大型招聘会。组织全县9个乡镇和县农委、县科协、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扶贫开发办等有关职能部门,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指导乡村科学制定新型农民党员培训教育计划,确立了“创新理念、质量培训、输出精品、强化服务”的工作思路。举全县之力实施品牌战略,探索出一条以品牌为依托的劳务输出发展之路,使“依兰”这块劳务品牌在国内大中城市叫响,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劳务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年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5万人次,年均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
构建城乡激励帮扶网络,激发农村党员创业活力。依兰县按照“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要求,以深化党内关爱为重点,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党员创业扶助,激发农村党员创业活力。县乡村三级班子和驻村干部帮助群众研究致富门路, 出台扶持办法,加强分类指导, 帮助一家一户谋发展、快致富。依兰县与双城市的哈尔滨兴润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引进樱桃谷肉鸭产业化项目,集种鸭繁育、商品鸭孵化、商品鸭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于一体。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年饲养商品鸭1200万只,日产4万只,年产值可达2亿元。同时,在全县农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奶牛繁育养殖、红提葡萄栽培、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群,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今年全县新增养殖大户100户,规范化饲养小区20个,现代化饲养场1处,牧业人均收入首次突破1000元。通过引进项目,发挥辐射作用,抓好农副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建设,为村民创业打通市场通道。
作者:康孟春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