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江口德旺乡: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2010-03-22 17:04:5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江口县德旺乡去年的烤烟收购任务是39.38万公斤,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21%,总产量达到32.5万公斤,烟农收入达到588.6万元,最高烟农收入可达18万元。这是德旺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又一重要成果。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德旺乡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力量办了一批群众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铁红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说:“乡里领导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话,现在看来真的是说话算数、落地有声!”该乡结合当地实际,以“产业推动发展,感恩促进和谐”为实践活动的主题,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形成了推动德旺乡又好又快发展的共识,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全乡呈现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德旺乡整改落实任务的重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德旺乡认真梳理、切实解决全乡群众增收面临的困难。大力发展茶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全乡茶园已种植3000余亩,目前已建4处规模茶园,全乡复垦面积达3000余亩;充分利用好乡里的矿产资源发展石材产业,乡里已有规模石材加工企业7家,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创利税650万元,以加工青石板、玉带石工艺品为主,远销国外。
进一步改进作风、服务百姓,是人民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热切期盼。德旺乡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把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任务,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困难。乡里为偏远的清溪村18个村民组修通公路,打通了一条连接外面的致富大通道。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清溪村支书杨勇得到扶贫资金达10万元,带领4名返乡农民工,每人投资4万元,联合建立了清溪村联益生态养殖场。现有二元杂交母猪20头,成品猪100头,预计年出栏200头,年收入达10万余元。目前,该养殖场已是生态养畜,饲料从传统的熟食改进为科学饲料配方的生食,建设沼气池,实现零污染。
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德旺乡积极拓展和延伸群众工作中心功能和作用,落实惠民举措、解决民生问题,千方百计把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去年以来,危改56户,遍及6个村,政府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积极落实危改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惠及群众资金达52.3万元;全乡享受低保农村1702人、城镇38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1%,共发放救济资金5万余元,衣物上千套。()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德旺乡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力量办了一批群众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铁红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说:“乡里领导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话,现在看来真的是说话算数、落地有声!”该乡结合当地实际,以“产业推动发展,感恩促进和谐”为实践活动的主题,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形成了推动德旺乡又好又快发展的共识,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全乡呈现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德旺乡整改落实任务的重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德旺乡认真梳理、切实解决全乡群众增收面临的困难。大力发展茶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全乡茶园已种植3000余亩,目前已建4处规模茶园,全乡复垦面积达3000余亩;充分利用好乡里的矿产资源发展石材产业,乡里已有规模石材加工企业7家,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创利税650万元,以加工青石板、玉带石工艺品为主,远销国外。
进一步改进作风、服务百姓,是人民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热切期盼。德旺乡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把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任务,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困难。乡里为偏远的清溪村18个村民组修通公路,打通了一条连接外面的致富大通道。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清溪村支书杨勇得到扶贫资金达10万元,带领4名返乡农民工,每人投资4万元,联合建立了清溪村联益生态养殖场。现有二元杂交母猪20头,成品猪100头,预计年出栏200头,年收入达10万余元。目前,该养殖场已是生态养畜,饲料从传统的熟食改进为科学饲料配方的生食,建设沼气池,实现零污染。
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德旺乡积极拓展和延伸群众工作中心功能和作用,落实惠民举措、解决民生问题,千方百计把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去年以来,危改56户,遍及6个村,政府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积极落实危改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惠及群众资金达52.3万元;全乡享受低保农村1702人、城镇38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1%,共发放救济资金5万余元,衣物上千套。()
作者:田丽平 刘道学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