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岱岳满庄镇北留村:健全民主决策 规范村级工作
2010-03-24 08:10:19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岱岳区满庄镇北留村村“两委”在工作中始终做到讲公开、重民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完善了民主决策、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规程,严格按照制度和规程办事,规范了村级工作,使每一项决策都能顺民心、得民意,促进了全村工作的扎实稳步开展。
完善制度规程,健全决策组织。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愿望不断增强。近年来,北留村在区委《村级工作十项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民主决策、一事一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干部评议等五项规程。组织村民推选了90名村民代表,成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并建立了15人的党员议事会,凡涉及到村里的重大事项和“一事一议”等都由村民代表议事会和党员议事会表决决定,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水平。
明确决策内容,规范决策程序。凡是涉及大多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都纳入决策的内容,如村公益性建设项目以及筹资筹劳方式、土地使用权转移、开发性建设及项目、承包经营等方面的事项,均列入“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内容。按照:村“两委会”根据群众建议,研究协商后提出初步意见,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再提交村民会议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会议决定,村委会负责落实并按照村务公开程序进行定期公布和年终汇报,“一会两组”对实施、落实情况和结果进行审理和监督这五个步骤,从根本上规范了村级民主决策程序。
实行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村班子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在民主管理、村务公开中,按干部工作分工,定目标、定责任,把干部的工作全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中。实行民主评议村“两委”班子工作,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村干部使用任免的依据,与工作报酬挂钩,在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实施过程中有奖有罚。北留村还从老党员、老教师、退休干部中聘请了8名有威信、有影响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成立了村民监督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对村内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专门监督。特别是在处置集体资产、实施村级建设工程项目中,专门邀请理事会进行全程参与、全程跟踪、全程监督,督促了村干部有所作为而又有所不为,实现了村班子为民服务水平和群众对班子的满意率逐步提高。
明确发展方向,做活增收文章。民主决策促进了村务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村民的心得到了统一,促进了北留村经济事业的顺利发展。一是资源开发促增收。按照《集体资产承包程序》将村集体所辖的胜利水库1200亩水面公开招标承包,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2万元。立足紧邻大汶口工业园和胜利水库开发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全村个体工商户达到120余家,有力促进了村民收入的增加。二是招商引资促增收。2005年,村里引进了薛城钻井打桩项目,现已发展成由4个钻井分队组成的大型钻井打桩队,解决剩余劳动力300人。村“两委”又通过多方联系协调,从市外经贸局引进工艺柳编项目,300余名留守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加工鸟笼、花篮等柳编工艺品,出口日本和南韩等国家,每个加工户年增收3500元。三是靠产业结构调整促增收。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村发展獭兔养殖户173户,发展金丝黄瓜等有机蔬菜716亩,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村集体发展了,村民富裕了,群众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根据群众需求,村集体累计投资210万元,新修四纵六横柏油街道10条,总长7500米,完善了配套设施,并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亮化,彻底结束了北留村行路难的历史。投资64万元,钻130米深井一眼,铺设管道1.2万米,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投资12万元翻新美化了村内幼儿园,喷绘了墙壁,美化了院落,购进先进教学器材和大型玩具,使幼儿园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投资6万元,在全村各主要路口安装了红外线监控器,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有效地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投资40万元,建起了文体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3台套,建起了文化信息共享室,安装电脑20台,并且都上了互联网,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村班子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好评,在每年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中,村班子群众满意率始终在98%以上,连年被镇党委评委“五星级村班子”。
完善制度规程,健全决策组织。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愿望不断增强。近年来,北留村在区委《村级工作十项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民主决策、一事一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干部评议等五项规程。组织村民推选了90名村民代表,成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并建立了15人的党员议事会,凡涉及到村里的重大事项和“一事一议”等都由村民代表议事会和党员议事会表决决定,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水平。
明确决策内容,规范决策程序。凡是涉及大多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都纳入决策的内容,如村公益性建设项目以及筹资筹劳方式、土地使用权转移、开发性建设及项目、承包经营等方面的事项,均列入“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内容。按照:村“两委会”根据群众建议,研究协商后提出初步意见,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再提交村民会议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会议决定,村委会负责落实并按照村务公开程序进行定期公布和年终汇报,“一会两组”对实施、落实情况和结果进行审理和监督这五个步骤,从根本上规范了村级民主决策程序。
实行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村班子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在民主管理、村务公开中,按干部工作分工,定目标、定责任,把干部的工作全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中。实行民主评议村“两委”班子工作,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村干部使用任免的依据,与工作报酬挂钩,在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实施过程中有奖有罚。北留村还从老党员、老教师、退休干部中聘请了8名有威信、有影响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成立了村民监督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对村内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专门监督。特别是在处置集体资产、实施村级建设工程项目中,专门邀请理事会进行全程参与、全程跟踪、全程监督,督促了村干部有所作为而又有所不为,实现了村班子为民服务水平和群众对班子的满意率逐步提高。
明确发展方向,做活增收文章。民主决策促进了村务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村民的心得到了统一,促进了北留村经济事业的顺利发展。一是资源开发促增收。按照《集体资产承包程序》将村集体所辖的胜利水库1200亩水面公开招标承包,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2万元。立足紧邻大汶口工业园和胜利水库开发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全村个体工商户达到120余家,有力促进了村民收入的增加。二是招商引资促增收。2005年,村里引进了薛城钻井打桩项目,现已发展成由4个钻井分队组成的大型钻井打桩队,解决剩余劳动力300人。村“两委”又通过多方联系协调,从市外经贸局引进工艺柳编项目,300余名留守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加工鸟笼、花篮等柳编工艺品,出口日本和南韩等国家,每个加工户年增收3500元。三是靠产业结构调整促增收。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村发展獭兔养殖户173户,发展金丝黄瓜等有机蔬菜716亩,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村集体发展了,村民富裕了,群众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根据群众需求,村集体累计投资210万元,新修四纵六横柏油街道10条,总长7500米,完善了配套设施,并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亮化,彻底结束了北留村行路难的历史。投资64万元,钻130米深井一眼,铺设管道1.2万米,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投资12万元翻新美化了村内幼儿园,喷绘了墙壁,美化了院落,购进先进教学器材和大型玩具,使幼儿园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投资6万元,在全村各主要路口安装了红外线监控器,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有效地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投资40万元,建起了文体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3台套,建起了文化信息共享室,安装电脑20台,并且都上了互联网,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村班子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好评,在每年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中,村班子群众满意率始终在98%以上,连年被镇党委评委“五星级村班子”。
作者:高传秀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