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深沟乡:“万元园”创建工程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2010-03-31 08:48:0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深沟乡是甘肃省静宁县南部典型的果园化乡镇之一,近年来,该乡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积极实施“万元园”(一亩园年收入一万元)苹果标准化生产创建工程,初步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安全、高效”于一体的果产业综合开发路子,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着眼于提高果农素质,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该乡把搞好果农技术培训作为提升果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采取县乡技术干部下乡、进村、蹲点、包技术的成功做法,制定“万元园”创建计划,对樊沟、小户、深沟、王堡4村26个社1054户5183人的4230亩果园,划定为具体实施区域,并明确创建标准,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指导农户填写“万元园”管理手册,记录果园作业、肥料施用、农药使用、参加培训、果实套袋、有害生物监测等情况,力求实现可追溯管理,有力带动了示范带生产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
着眼于推行标准化管理,实施树体“改形修剪”工程。该乡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万元园”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利用去冬今春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县乡两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强化果业技术培训,指导果农对幼龄果园全部落实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对实施区内的挂果园实施了“落头、提干、开心、拉枝”等高光效树形改良技术,有效解决了果园“高、大、密、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优果率,提升了果园管理水平。
着眼于增加产业效益,实施高新技术“集成推广”工程。按照标准化管理技术的要求,在实施区集成推广以“测土配方、地面覆盖、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为主的保肥节水提质增效技术,对果园进行前期疏松平整的基础上,铺设黑色地膜3000亩,有效减少了水份蒸发,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万元园”创建工程的实施,近几年示范区收入最高的户达到5万元,亩均产值1.1万元。通过示范带动,全乡2009年底园面积达2.3万亩,挂果面积8000亩,果品产量3100吨,实现果品收入1520万元,户均8400元,收入1—5万元的达300户。
着眼于提高果农素质,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该乡把搞好果农技术培训作为提升果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采取县乡技术干部下乡、进村、蹲点、包技术的成功做法,制定“万元园”创建计划,对樊沟、小户、深沟、王堡4村26个社1054户5183人的4230亩果园,划定为具体实施区域,并明确创建标准,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指导农户填写“万元园”管理手册,记录果园作业、肥料施用、农药使用、参加培训、果实套袋、有害生物监测等情况,力求实现可追溯管理,有力带动了示范带生产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
着眼于推行标准化管理,实施树体“改形修剪”工程。该乡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万元园”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利用去冬今春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县乡两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强化果业技术培训,指导果农对幼龄果园全部落实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对实施区内的挂果园实施了“落头、提干、开心、拉枝”等高光效树形改良技术,有效解决了果园“高、大、密、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优果率,提升了果园管理水平。
着眼于增加产业效益,实施高新技术“集成推广”工程。按照标准化管理技术的要求,在实施区集成推广以“测土配方、地面覆盖、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为主的保肥节水提质增效技术,对果园进行前期疏松平整的基础上,铺设黑色地膜3000亩,有效减少了水份蒸发,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万元园”创建工程的实施,近几年示范区收入最高的户达到5万元,亩均产值1.1万元。通过示范带动,全乡2009年底园面积达2.3万亩,挂果面积8000亩,果品产量3100吨,实现果品收入1520万元,户均8400元,收入1—5万元的达300户。
作者:赵继强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