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辽宁建昌县顾家屯村:发展特色经济 实现兴村富民

2010-04-01 08:43:08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辽宁建昌杨树湾子乡顾家屯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积极推进农村统筹协调发展,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利用资源和地缘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加大推动农业发展力度,发展特色经济,在种植、林果和养殖业上大做文章,促进了全村农村进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的好路子。

  调整种植业,优化产业结构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是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让人民群众尝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实惠的重要途径。顾家屯村为了解放群众的思想,推动群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组织群众到黑龙江、内蒙等地参观考察,开发高效农业项目;该村村委会组建蔬菜生产协会,从上到下形成一个从信息、技术、资金、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系列化全方位服务体系。他们协调资金统一进化肥、地膜、农药,保证了农资的质量,节约了资金;同时聘请县农业专家讲课、现场指导10余次,培训种植户1000多人次。为杂交棉和马铃薯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2009年,该村落实棉花套种土豆800亩,土豆平均亩收入1800元,棉花亩收入2800元,全村收入184万元,人均增收836元。同时该村进行土豆、娃娃菜分茬种植,从农民手中按每亩800元租地26亩,上茬种植黑龙江土豆,下茬种娃娃菜,每亩纯收入3600元。两种种植方法调整的成功,为该村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种植模式,明确了方向。

  发展林果业,实现一村一品

  顾家屯村为打造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的目标,总投资60万元兴建中华一号大枣小区,该小区计划面积1200亩,覆盖该村杨树沟、于家沟两个组的所有山坡耕地。该小区于2009年基建工程于3月10日启动,共动用人工2000余人次,车工300多台次,在杨树沟组修果树台田600亩,栽植大枣6.6万株。该村在杨树沟组、于家沟组建设4亩红枣一号大枣基地,并实行“协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引导农民规模经营。计划2010年在于家沟组发展160户,栽植红枣一号大枣600亩,以逐步把全村5个山区村民组建设成一个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业区,实现从生产经验低效型经营向生产集约高效型经营发展,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建昌县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发展养殖业,打造地方名片

  顾家屯村地处六股河畔,拥有得天独厚的水面资源。长期以来,当地村民利用六股河面养殖鸭子,生产的鸭蛋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畅销东北、华北市场,因为数量有限,常常供不应求,建昌六股河鸭蛋正式被国家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成为我市名牌产品。为了发展六股河鸭蛋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该村利用上级发展养殖业的优惠政策,依托六股河鸭蛋品牌效应,以“大户带动、分户饲养”的模式发展养鸭业。养鸭大户顾占海的鸭蛋加工厂,从北京引进3000只优良种鸭,用于引导农民改良当地鸭子,改良品种的鸭蛋以每枚3元的价格回收;顾占海再把鸭蛋用祖传的特殊方法煮熟了,然后进行真空、灭菌、精包装,并且贴上注册的“杨树湾子”商标,把产品从农贸市场打入商店、超市,方便储存、运输、食用,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到辽西五市和沈阳、大连、北京等各地,全年可获利近百万元。该村通过积极宣传动员,新发展养鸭户200户,每户养100只,所产鸭蛋经顾占海的鸭蛋加工厂包装后,每枚鸭蛋可多卖2元,预计全村人均可增收150元。杨树湾子六股河鸭蛋产业的红火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民依靠养鸭致富的热情。
作者:刘国新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