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清原县:培养“红色经纪人” 打通“致富快车道”
2010-04-27 08:28:53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清原县把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作为农村“纳新”党员工作重点,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在严把“入口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农民经纪人入党的有效途径,有效地改善了农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党员的“双带”能力。目前,农民党员经纪人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跑人”。
加大领导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县委制定了《关于做好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06-2010年发展党员计划》,把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作为“十一五”期间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要求乡村党组织负责人切实转变观念,走出以往把经纪人当作“二道贩子”,认为其“不可靠”的思想误区,通过加大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逐步改善农民党员队伍结构,发挥农民党员经纪人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中的作用。同时,县委还建立了县委常委包乡镇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制度,要求县领导定期深入基层指导乡镇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工作。此外,县委将发展经纪人党员情况纳入乡镇党委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两次进行考核,作为评定乡镇党委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据。
转变培养方式,拓宽选拔渠道。全县村级党组织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变以往“坐等上门”、“自我成熟”为“迎客进门”、“引导进步”,在对所在村经纪人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其思想状态等情况下,建立经纪人培养档案,实行村支部委员、老党员与经纪人结对帮扶机制,从思想素质、党性观念等方面引导农民经纪人积极分子早日成熟。在选拔培养对象上,各村级党组织重点抓住表现突出的流通经营人才、乡土人才、产业大户,采取党员和群众双向推荐方式,并依靠共青团、妇代会、产业协会等组织,多渠道选拔农民经纪人积极分子。在实际培养中,各村级党组织还打破以往先申请、再培养的模式,实行超前教育培养引导,选送一些尚未申请入党但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农民经纪人参加县、乡党校培训,并推荐他们参加省刊授党校的学历培训,引导他们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了解,激发入党愿望。截止2009年底,全县农民经纪人中入党积极分子数已达962人,占全县入党积极分子总数的15.7%。
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发展能力。县、乡两级普遍制定了扶持壮大经纪人积极分子队伍的工作规划,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经纪人积极分子在市场活动中的困难,竭力为经纪人积极分子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为他们的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有经济头脑,有一定文化知识,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经纪人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经纪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阵容。一些乡镇还采取机关干部集资借款、领导干部工资抵押贷款等形式,帮助经纪人大户解决资金周转困难。此外,县委还建立了由县委组织部、农村经济发展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工商、税务、交通等部门为经济人积极分子在办证、收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提高了农民经纪人积极分子从事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了竞争力。
夯实组织基础,搭建领富平台。县委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采取“支部+协会”的形式,在全县48个产业协会建立了党支部,将原来分散、游离于社会的经纪人积极分子组织起来统一管理,交任务、压担子,把他们安排到党群共富专业区内担任“一长三员”,让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上体现先进性,增长才干。在村级党组织和专业协会党组织的领导下,经纪人积极分子围绕种、养、加、产、供、销,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在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绿色、高效农业上做文章,在拓宽市场上动脑筋,在扩大规模上使力气,形成严密的市场网络体系,有效地帮助农民化解了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新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500多人,分布在全县10多个主导产业内,每年向省内外客户销售的苗木、食用菌、中药材、鸡蛋等农副产品总价值超过1亿元,年实现效益均在3000万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加大领导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县委制定了《关于做好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06-2010年发展党员计划》,把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作为“十一五”期间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要求乡村党组织负责人切实转变观念,走出以往把经纪人当作“二道贩子”,认为其“不可靠”的思想误区,通过加大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逐步改善农民党员队伍结构,发挥农民党员经纪人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中的作用。同时,县委还建立了县委常委包乡镇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制度,要求县领导定期深入基层指导乡镇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工作。此外,县委将发展经纪人党员情况纳入乡镇党委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两次进行考核,作为评定乡镇党委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据。
转变培养方式,拓宽选拔渠道。全县村级党组织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变以往“坐等上门”、“自我成熟”为“迎客进门”、“引导进步”,在对所在村经纪人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其思想状态等情况下,建立经纪人培养档案,实行村支部委员、老党员与经纪人结对帮扶机制,从思想素质、党性观念等方面引导农民经纪人积极分子早日成熟。在选拔培养对象上,各村级党组织重点抓住表现突出的流通经营人才、乡土人才、产业大户,采取党员和群众双向推荐方式,并依靠共青团、妇代会、产业协会等组织,多渠道选拔农民经纪人积极分子。在实际培养中,各村级党组织还打破以往先申请、再培养的模式,实行超前教育培养引导,选送一些尚未申请入党但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农民经纪人参加县、乡党校培训,并推荐他们参加省刊授党校的学历培训,引导他们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了解,激发入党愿望。截止2009年底,全县农民经纪人中入党积极分子数已达962人,占全县入党积极分子总数的15.7%。
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发展能力。县、乡两级普遍制定了扶持壮大经纪人积极分子队伍的工作规划,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经纪人积极分子在市场活动中的困难,竭力为经纪人积极分子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为他们的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有经济头脑,有一定文化知识,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经纪人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经纪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阵容。一些乡镇还采取机关干部集资借款、领导干部工资抵押贷款等形式,帮助经纪人大户解决资金周转困难。此外,县委还建立了由县委组织部、农村经济发展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工商、税务、交通等部门为经济人积极分子在办证、收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提高了农民经纪人积极分子从事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了竞争力。
夯实组织基础,搭建领富平台。县委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采取“支部+协会”的形式,在全县48个产业协会建立了党支部,将原来分散、游离于社会的经纪人积极分子组织起来统一管理,交任务、压担子,把他们安排到党群共富专业区内担任“一长三员”,让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上体现先进性,增长才干。在村级党组织和专业协会党组织的领导下,经纪人积极分子围绕种、养、加、产、供、销,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在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绿色、高效农业上做文章,在拓宽市场上动脑筋,在扩大规模上使力气,形成严密的市场网络体系,有效地帮助农民化解了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新发展农民经纪人党员500多人,分布在全县10多个主导产业内,每年向省内外客户销售的苗木、食用菌、中药材、鸡蛋等农副产品总价值超过1亿元,年实现效益均在3000万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作者:高峰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