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金桥服务架“金桥” 互助合作促增收
2010-05-10 08:31:39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月底,小池镇白沙村村民徐法权正在自家的养殖场上忙着建沼气池。徐法权从去年开始办起了养猪场,年出栏生猪200多头,同时在养猪场边承包了近300亩田地,种植瓜篓、水稻等农作物。今年又开始建沼气池发展“养猪排污→沼气池→沼液回田”模式的循环绿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该镇金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技术、供销等方面给了他很大支撑。
“我出100元入股成为其社员,社里统一供应的猪饲料每吨比商家便宜200元钱,建两口沼气池本来要1万多元,现在社里帮我们从上面争取了项目,我只需花几千元的工钱就行了,这样算来,我自入社以来就节约成本1万多元,年终还会有盈利分红。社里又给我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信息服务,生猪、瓜篓的销路也不愁了。”说起加入合作社的好处,徐法权劲头十足,“合作社就是我们社员的靠山,有了这个靠山,我们创业更有劲了。”
在该县,像徐法权这样,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走上致富路的农民还有很多。太湖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但地块分散、农民各自为阵等因素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会影响新技术推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进程。近年来,该县因势利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依托茶叶、油茶、蚕桑、生猪、龙虾、蔬菜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各相关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抱团创业,走共同致富之路。如今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8个,直接带动10.6万农户增收。
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合作社、协会等,按法定程序组建,规范运行,以服务农民为宗旨,融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等于一体。不少合作组织还探索了“农行+合作社+多户联保+社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为社员解决融资难、卖难等问题,激发了农民的创业激情,让他们踊跃参与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行集约化经营的行列中来。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促使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向组团创业转型,为农民在产品和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可以凭借资金,或土地,或机械等方式入股成为社员,入社后,不仅成了享有周到服务、获得盈利分红的“股民”,还成了能站在市场风口浪尖的“宠儿”,最终成为真正的“大赢家”。最近,生猪市场价格并不理想,但小池镇小池村的养猪大户徐曹来并不烦恼。“我家的猪已经壮了,要是以前,价格这么低也得卖掉,亏本也没办法。可今年我加入了金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里走统一销售的路子,等价格上涨时再出栏,我不用担心了,肯定不会亏本的。”
“我出100元入股成为其社员,社里统一供应的猪饲料每吨比商家便宜200元钱,建两口沼气池本来要1万多元,现在社里帮我们从上面争取了项目,我只需花几千元的工钱就行了,这样算来,我自入社以来就节约成本1万多元,年终还会有盈利分红。社里又给我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信息服务,生猪、瓜篓的销路也不愁了。”说起加入合作社的好处,徐法权劲头十足,“合作社就是我们社员的靠山,有了这个靠山,我们创业更有劲了。”
在该县,像徐法权这样,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走上致富路的农民还有很多。太湖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但地块分散、农民各自为阵等因素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会影响新技术推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进程。近年来,该县因势利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依托茶叶、油茶、蚕桑、生猪、龙虾、蔬菜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各相关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抱团创业,走共同致富之路。如今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8个,直接带动10.6万农户增收。
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合作社、协会等,按法定程序组建,规范运行,以服务农民为宗旨,融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等于一体。不少合作组织还探索了“农行+合作社+多户联保+社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为社员解决融资难、卖难等问题,激发了农民的创业激情,让他们踊跃参与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行集约化经营的行列中来。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促使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向组团创业转型,为农民在产品和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可以凭借资金,或土地,或机械等方式入股成为社员,入社后,不仅成了享有周到服务、获得盈利分红的“股民”,还成了能站在市场风口浪尖的“宠儿”,最终成为真正的“大赢家”。最近,生猪市场价格并不理想,但小池镇小池村的养猪大户徐曹来并不烦恼。“我家的猪已经壮了,要是以前,价格这么低也得卖掉,亏本也没办法。可今年我加入了金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里走统一销售的路子,等价格上涨时再出栏,我不用担心了,肯定不会亏本的。”
作者:叶玲玲 张英 石庆寨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