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兴城市:创新基层党建 实践巩固成果
2010-05-13 08:10:5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辽宁省兴城市委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做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力求在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上,回应新挑战、拓展新思路、探索新举措。
搞调研、选项目,确定主攻方向。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中,始终明确创新的方向,选准创新的项目。每年集中开展调研两次。3月、4月,结合本年度工作展开,下基层了解年度工作计划情况,指导基层党建,督促工作落实,查找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10月、11月,重点了解工作成果情况,结合工作进度,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同时了解全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确定下一年工作思路,制定下一年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此外,还结合一些临时性工作,随时进行调研。另一方面,选准项目,明确创新点,确定主攻方向。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每年底,都要对下一年要抓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要确定抓好基础性、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难点问题进行解剖,确定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并以重点项目为核心,确定基层党建的创新点及主攻方向。例如,2005年开展的党员设岗定责、2006年制定的《兴城市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细则》、2007年开展的“结穷亲,手拉手,为建设和谐兴城做贡献”活动、2008年开展的村干部目标管理等活动,都是经过认真调研、确定主攻方向以后确定的重点党建项目。
克难点、抓落实,扎实推进创新。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中,始终用新的办法,解决基层党建中出现的难点问题。针对目前基层党建主要存在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健全、党建活动经费匮乏、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受挑战、致富能人进村班子比例低、党组织引领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头人自富带富能力不强、村干部报酬低等问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是围绕经济发展搞创新。在这方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展党群共同致富工作上。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检验党建看发展”的思路,采取培训提高、典型示范、项目牵动、协会互助的办法,不断提升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标准,增强活动实效。近两年,全市扎实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400余期,制作下发农业适用技术光盘2100余套,引进新项目1000余个,试种新品种300余个,成立党群共同致富小组2700个,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384个,产业协会51个,联结农户3万多个,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00多元。二是围绕提高能力搞创新。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能力不强、引领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头人自富带富能力低等问题,按照葫芦岛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狠抓了村党组织书记素质提高工作,进而促进村班子整体素质提高。深入开展了“市直部门领导干部帮带村党支部书记活动”;拓宽选人渠道和视野,积极选拔能人进村班子;出台了《兴城市村党支部书记管理细则》,对村书记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管理和后备干部队伍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了竞争、择优、劣汰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村书记素质,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围绕增强活力搞创新。在借鉴省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开展了农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活动中,我们狠抓培训,严格活动控制,开展丰富多采的农民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全市农民党员有10212人上岗,占总数的92.6%,共帮扶贫困户3200余个,传授各种实用技术31项,指导和培训村民2400多人,调解纠纷400多起,为村民做好事3000多件。四是围绕消除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搞创新。把建立和健全党组织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来看抓,坚持不懈地进行了“五抓”,即:抓认识,增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抓组建,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抓活动,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典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高;抓制度,确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还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有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有一套健全的党建工作制度,有一套好的党建工作思路,有一个规范的党员活动场所,有一支高质量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通过活动,非公党建的弱势地位得到强化,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华润雪花啤酒(葫芦岛)有限公司党委、兴城市凯森蒙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政治核心作用都比较突出,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成为兴城纳税大户,为兴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抓基础、重实效,巩固创新成果。在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不单单是把点子打在出彩头,做表面文章上,而是要注重在抓基础,持续抓,重实效上,巩固创新成果,使创新得到提高和升华,并长期应用在基层党建的具体工作实践上。为进一步增强“三级联创”活动实效,建立“三级帮带责任制”,把帮带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促进“三级联创”活动持续、健康和卓有成效地开展。为进一步巩固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成果,兴城市积极抓好农村“三位一体”科技文化阵地的建设,2007年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新建了4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并配备了办公用品,每年还从党费中拿出10万元用于活动场所的维修和自建湖动场所办公用品的配备。2008年又争取远程教育设备205套,覆盖全市239个村的86%。目前,全市70%的村有比较完善的“三位一体”科技文化阵地,基本实现了科技培训制度化,培训内容系统化,增强了农村科技培训的实效。为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书记管理,从2006年底开始,对村支部书记进行了全面考核,从2008年开始对全市村干部进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增强了村干部履行职责的意识。为更好把农民设岗定责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对农民党员实行了考评制度,年底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述职,强化了农民党员履岗尽责意识。
搞调研、选项目,确定主攻方向。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中,始终明确创新的方向,选准创新的项目。每年集中开展调研两次。3月、4月,结合本年度工作展开,下基层了解年度工作计划情况,指导基层党建,督促工作落实,查找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10月、11月,重点了解工作成果情况,结合工作进度,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同时了解全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确定下一年工作思路,制定下一年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此外,还结合一些临时性工作,随时进行调研。另一方面,选准项目,明确创新点,确定主攻方向。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每年底,都要对下一年要抓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要确定抓好基础性、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难点问题进行解剖,确定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并以重点项目为核心,确定基层党建的创新点及主攻方向。例如,2005年开展的党员设岗定责、2006年制定的《兴城市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细则》、2007年开展的“结穷亲,手拉手,为建设和谐兴城做贡献”活动、2008年开展的村干部目标管理等活动,都是经过认真调研、确定主攻方向以后确定的重点党建项目。
克难点、抓落实,扎实推进创新。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中,始终用新的办法,解决基层党建中出现的难点问题。针对目前基层党建主要存在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健全、党建活动经费匮乏、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受挑战、致富能人进村班子比例低、党组织引领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头人自富带富能力不强、村干部报酬低等问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是围绕经济发展搞创新。在这方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展党群共同致富工作上。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检验党建看发展”的思路,采取培训提高、典型示范、项目牵动、协会互助的办法,不断提升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标准,增强活动实效。近两年,全市扎实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400余期,制作下发农业适用技术光盘2100余套,引进新项目1000余个,试种新品种300余个,成立党群共同致富小组2700个,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384个,产业协会51个,联结农户3万多个,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00多元。二是围绕提高能力搞创新。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能力不强、引领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头人自富带富能力低等问题,按照葫芦岛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狠抓了村党组织书记素质提高工作,进而促进村班子整体素质提高。深入开展了“市直部门领导干部帮带村党支部书记活动”;拓宽选人渠道和视野,积极选拔能人进村班子;出台了《兴城市村党支部书记管理细则》,对村书记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管理和后备干部队伍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了竞争、择优、劣汰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村书记素质,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围绕增强活力搞创新。在借鉴省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开展了农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活动中,我们狠抓培训,严格活动控制,开展丰富多采的农民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全市农民党员有10212人上岗,占总数的92.6%,共帮扶贫困户3200余个,传授各种实用技术31项,指导和培训村民2400多人,调解纠纷400多起,为村民做好事3000多件。四是围绕消除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搞创新。把建立和健全党组织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来看抓,坚持不懈地进行了“五抓”,即:抓认识,增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抓组建,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抓活动,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典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高;抓制度,确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还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有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有一套健全的党建工作制度,有一套好的党建工作思路,有一个规范的党员活动场所,有一支高质量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通过活动,非公党建的弱势地位得到强化,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华润雪花啤酒(葫芦岛)有限公司党委、兴城市凯森蒙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政治核心作用都比较突出,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成为兴城纳税大户,为兴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抓基础、重实效,巩固创新成果。在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不单单是把点子打在出彩头,做表面文章上,而是要注重在抓基础,持续抓,重实效上,巩固创新成果,使创新得到提高和升华,并长期应用在基层党建的具体工作实践上。为进一步增强“三级联创”活动实效,建立“三级帮带责任制”,把帮带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促进“三级联创”活动持续、健康和卓有成效地开展。为进一步巩固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成果,兴城市积极抓好农村“三位一体”科技文化阵地的建设,2007年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新建了4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并配备了办公用品,每年还从党费中拿出10万元用于活动场所的维修和自建湖动场所办公用品的配备。2008年又争取远程教育设备205套,覆盖全市239个村的86%。目前,全市70%的村有比较完善的“三位一体”科技文化阵地,基本实现了科技培训制度化,培训内容系统化,增强了农村科技培训的实效。为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书记管理,从2006年底开始,对村支部书记进行了全面考核,从2008年开始对全市村干部进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增强了村干部履行职责的意识。为更好把农民设岗定责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对农民党员实行了考评制度,年底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述职,强化了农民党员履岗尽责意识。
作者:兴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