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贾汪:“阳光信贷”在惠农中实现“三赢”
2010-05-17 08:27:50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阳光信贷”让农村创业党员“不差钱”,这是日前记者在耿集办事处采访听到的一件事。
农民“难贷款”现象能够真正在耿集办事处得以化解吗?在实施过程中,信用社本身有没有风险?“阳光信贷”将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好处?为此,记者作了走访。
农村党员致富的“绿色通道”
“没想到,贷款就像取款一样方便。今年,我打算利用这笔钱盖10个草莓大棚,闯一闯。”耿集办事处豆宅村支书耿以华谈起办事处信用社推行的“阳光信贷”机制,乐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以前发展种、养殖业,村民为筹集资金费劲了心思。借遍了亲朋好友后,只好把希望寄托于金融部门,找齐了至少4位担保人后,繁琐的手续,有限的贷款数额,较高利息,使很多农户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今年4月贾汪信用联社在耿集办事处豆宅村在率先开展的“阳光信贷”惠民工程便捷多了: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户只要通过了信用社评估小组的资产评估,就可作为授信户被建立档案,经过授信额度公示环节后,按照授信户的信用程度,可享受不等数额的贷款,个人最高可贷25万元,五户联保,两年内随时用随时取,从取钱时日起计算利息。目前,作为试点村的豆宅村286户中,建立诚信档案的已有208户,其中党员户近四分之一,这意味着该村党员致富创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信用社发展的“新增长点”
信用就是生命。言下之意是,“阳光信贷”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双方都要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而往往事与愿违,令信用社信贷员头疼的就是贷出的款不能按期收回。
“以前农户贷款实行担保制,现在是联保制,只要农户不及时还款,就会影响到整个村子的信用度和联保农户贷款。”耿集办事处信用社工作人员耿以金介绍,原来豆宅村有3笔“烂账”,3任信贷员都没有摆平,其中有一笔已核销。“阳光信贷”推出后,为了整个村子能够享受到较高的信用度,村支书以及广大村民积极行动起来,亲自到门催要。
为清收那笔核销的贷款,村支书和村干部四处打听债主的去向,得知债主在汴塘后,4次租车前往催收。对于其余两个钉子户,更是天天有人上门催要。信用社的信贷员们说,乡亲们催收的效果比他们催收的效果好、力度强、影响大,风险无形中将到了最低点。
“阳光信贷”工作开展以来,促进耿集办事处不良贷款催收50万元,用信资金已达1100多万元,为信用社自身进一步做大做强寻求到了新的增长点。
高效农业的“高位平台”
5月的贾汪,满目葱笼,生机勃发。沿着贾耿公路两侧往里看,映入眼帘的布满了白色的草莓大棚。一辆辆旅游大巴停靠在路边,游人的笑语欢歌荡漾在清新的田野上空。耿集办事处高效农业为何能如此硕果累累?“阳光信贷”带来了新“钱景”,为办事处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高位平台”。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贾耿公路沿线10000亩高效设施农业,其中草莓在去年1000亩的基础上,今年再发展2500亩,我们的信心来自‘阳光信贷’。”办事处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耿集办事处为推进“产业富民”战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规模种植草莓、大蒜等为主的绿色生态高效农业优势产业,但是资金链短缺曾成了发展中的一大障碍。“阳光信贷”推出后,真正为农户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就提高了办事处的威信,为发展规模高效农业也提供了便利。
通过“阳光信贷”,农户能够发家致富,信用社自身进一步做大做强,办事处地方经济得到发展,真正实现了“三赢”。
农民“难贷款”现象能够真正在耿集办事处得以化解吗?在实施过程中,信用社本身有没有风险?“阳光信贷”将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好处?为此,记者作了走访。
农村党员致富的“绿色通道”
“没想到,贷款就像取款一样方便。今年,我打算利用这笔钱盖10个草莓大棚,闯一闯。”耿集办事处豆宅村支书耿以华谈起办事处信用社推行的“阳光信贷”机制,乐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以前发展种、养殖业,村民为筹集资金费劲了心思。借遍了亲朋好友后,只好把希望寄托于金融部门,找齐了至少4位担保人后,繁琐的手续,有限的贷款数额,较高利息,使很多农户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今年4月贾汪信用联社在耿集办事处豆宅村在率先开展的“阳光信贷”惠民工程便捷多了: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户只要通过了信用社评估小组的资产评估,就可作为授信户被建立档案,经过授信额度公示环节后,按照授信户的信用程度,可享受不等数额的贷款,个人最高可贷25万元,五户联保,两年内随时用随时取,从取钱时日起计算利息。目前,作为试点村的豆宅村286户中,建立诚信档案的已有208户,其中党员户近四分之一,这意味着该村党员致富创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信用社发展的“新增长点”
信用就是生命。言下之意是,“阳光信贷”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双方都要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而往往事与愿违,令信用社信贷员头疼的就是贷出的款不能按期收回。
“以前农户贷款实行担保制,现在是联保制,只要农户不及时还款,就会影响到整个村子的信用度和联保农户贷款。”耿集办事处信用社工作人员耿以金介绍,原来豆宅村有3笔“烂账”,3任信贷员都没有摆平,其中有一笔已核销。“阳光信贷”推出后,为了整个村子能够享受到较高的信用度,村支书以及广大村民积极行动起来,亲自到门催要。
为清收那笔核销的贷款,村支书和村干部四处打听债主的去向,得知债主在汴塘后,4次租车前往催收。对于其余两个钉子户,更是天天有人上门催要。信用社的信贷员们说,乡亲们催收的效果比他们催收的效果好、力度强、影响大,风险无形中将到了最低点。
“阳光信贷”工作开展以来,促进耿集办事处不良贷款催收50万元,用信资金已达1100多万元,为信用社自身进一步做大做强寻求到了新的增长点。
高效农业的“高位平台”
5月的贾汪,满目葱笼,生机勃发。沿着贾耿公路两侧往里看,映入眼帘的布满了白色的草莓大棚。一辆辆旅游大巴停靠在路边,游人的笑语欢歌荡漾在清新的田野上空。耿集办事处高效农业为何能如此硕果累累?“阳光信贷”带来了新“钱景”,为办事处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高位平台”。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贾耿公路沿线10000亩高效设施农业,其中草莓在去年1000亩的基础上,今年再发展2500亩,我们的信心来自‘阳光信贷’。”办事处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耿集办事处为推进“产业富民”战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规模种植草莓、大蒜等为主的绿色生态高效农业优势产业,但是资金链短缺曾成了发展中的一大障碍。“阳光信贷”推出后,真正为农户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就提高了办事处的威信,为发展规模高效农业也提供了便利。
通过“阳光信贷”,农户能够发家致富,信用社自身进一步做大做强,办事处地方经济得到发展,真正实现了“三赢”。
作者:张文东 崔猛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