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要提升宣传工作能力
群众路线是我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宣传工作是教育、引导和团结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同奋斗的基本途径和强大动力。党员工作、生活在群众当中,能第一时间、最直接了解和掌握群众思想状况,党员积极的对群众开展宣传工作,必将成为宣传部门的有益补充,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所以,党员要树立起宣传工作不单是宣传部门的职责,更是每一名党员义不容辞之责任的意识,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能力。
一、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职能
党员要做好宣传工作,首先要了解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职能。一是导向职能,就是引导方向,通过有层次有顺序的宣传,使受众的思想逐渐地、潜移默化地沿着党中央引导的方向发展。二是信息职能,就是将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物质载体进行发布、传递和交流,表达宣传者的的意图。三是解释功能,通过有理有据的阐释和说明,回答人们在思想上、理论上和政策上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让群众思想通、理论明、政策清、疑点释,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和党的政策办事,不被一些虚假的现象所迷惑。四是灌输职能,宣传者通过紧密联系各项和人们的思想实际,逐渐地、广泛地、细致入微地开展宣传工作,把党的意志逐渐灌输到各个群体、各个方面。
二、党的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党的宣传工作内容十分丰富,有政治宣传、经济宣传、文化宣传和社会宣传等,统一起来就是正确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生动地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而奋斗。从宏观上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群众,是党的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宣传工作的经常任务;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任务;进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是新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不同的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内容有着特定的侧重点,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就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宣传群众的思想意识,做宣传群众的有心人,时刻准备宣传群众,能随时随地迅速投入宣传工作当中。要通过向群众宣传政治、政策、科技、法律、道德,使群众做到政治上跟党走,发展有本事,维权懂法律,日常讲道德。要通过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比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计划生育、全民创业等相关政策,讲清党和国家的每一项政策及所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党的各项工作。要通过宣传科学发展观,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中来,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总之,随着党的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宣传工作内容也要不断丰富,这样才能推动党领导的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三、提升宣传工作能力的途径
1、准确把握党的政策和对宣传工作的要求
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提出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治国、理政、为人民服务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也是衡量我们工作正确与否的准则。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在我党总结多年来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党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党的方针政策熟悉、掌握和应用程度上。所以,每一名党员都要从这个角度经常认真研究,加深理解,加强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把握政策的能力,向群众的宣传才能取得预期效果。还应强调的是,党员必须遵守党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和相关纪律,要认真学习《党章》、《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关于宣传方面规定和要求,一定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宣传工作不偏离方向。
2、正确认识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结构转换、体制创新的变革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多样化,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性、多变性、趋利性等特点。做好党的宣传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全面、正确的认识社会发展阶段、总体环境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特点和需求等,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在这种情况下,宣传工作既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衡量或规范所有人的思想和行动,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的价值观越是多样化,越需要一种主流的价值观来引领社会的前进方向,越需要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来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此,每一名党员应当坚守我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基本使命,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通过教育群众、带动群众、凝聚群众,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共同理想的树立。
3、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感染力
“入脑入心”是党宣传工作的目标。江泽民同志在论及新时期宣传教育工作时强调:“必须努力把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宣传教育的理论性,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群众所乐于接受,能够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如果党员讲的多是冠冕堂皇的官话、老生常谈的套话或者毫无生气的空话,对群众的感染力肯定无从谈起。一要改变居高临下的灌输,增强群众的参与程度,通过启发引导、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变官僚式为平民化;二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宣传,由于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或者认知程度等差异,不同人的思想实际千差万别,宣传中应当有针对性地把大道理转化为适应不同受众的小道理,从而能够深入人心;三要探索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避免古板,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听后即忘。
4、坚持实事求是提高党的宣传工作可信度
宣传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说服”的过程,说服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群众对宣传主体和宣传内容的认同程度。不容否认,当前宣传工作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例如,认为党的宣传工作只能弘扬主旋律,不能让“负面信息”干扰或妨碍了主旋律。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对“负面信息”或讳莫如深,或含糊其词,与“正面信息”同时存在,结果只能让群众无所适从,甚至倒向负面宣传的一边。对此,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加大对真相的解释能力,对一些给群众造成疑惑甚至误导群众的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查找其本源,攻破其谎言,为群众解疑释惑,不被假象所迷惑。实践证明,对发生在群众中一些负面宣传的正面解释和引导,不仅能起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作用,而且更能增强党的宣传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5、身体力行实践提高党宣传工作的带动力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同样,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首先要身体力行的去实践,让群众看到宣传者在把所宣传的东西逐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才能真正相信、积极配合,这也是宣传工作获得说服力的本源。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如果不能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落到实处,就有言不由衷甚至弄虚作假之嫌。身教胜过言传,做一件实事、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实际宣传效果,远远胜过大会小会的宣讲和长篇累赎的新闻文章。(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委宣传部 陈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