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树海西学风 全面推进海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010-11-18 10:05:45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2010年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大战略任务的具体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这一基础工程的关键则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从福州来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中心任务,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结合起来,树立海西新学风,大力推进海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作指导,为掌握、运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而形成的风气。它包括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其实质和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基本要求是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它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务实、创新、学用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特征。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结合实际,不断地发展他们的学说,在实践中形成了“理论和思想来自实践、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纵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八十九年历程,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风。毛泽东首倡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与当时的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分不开的。毛泽东把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当作“第一重要的问题”提到全党面前。1942 年,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邓小平一贯重视学风问题。文革结束后,他在批评“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时,尖锐地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江泽民在继承中国马克思主义家的学风理论的基础上,对学风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论述:“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历史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他把学风问题与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学风问题的高度重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一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并对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切实贯彻落实的这一重要任务,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应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结合起来,树立海西新学风,大力推进海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树立海西新学风

      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联系到福州的实际,就是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中心任务。潮涌海西,福州先行。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福州一年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福州在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意见》中,准确把握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重大责任、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断增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融入海西建设的新实践,加快推进省会中心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了福州在海西建设中的集聚带动辐射作用和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为了给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就必须要大力推进海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在实践形成的“理论和思想来自实践、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又要具体联系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实际,树立起福州特有的海西学风。福州的文化底蕴和所体现的城市精神视域了海西学风的内涵。

      (一)学习精神

      作为八闽首府与都会的福州,好学、尚读的传统可谓历史悠久。从唐代州牧李绮兴学倡教之后,到宋代出现“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书院林立,官学遍布,许多世家大族还自设书塾。因此侧生出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的“闽学”,朱熹及其后学弟子们代代相继,刻苦钻研,认真修习,形成闽学的研究和教学传统,师承不断。福州古代文人不管出仕为官,还是隐居修学;不管是为人师表,还是励志求知,都以储学为宝,既有师承,也有家传,于是读书之风极盛。由此形成历代的藏书风气。故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今天,我们的海西学风首先要传承这种好学、尚读的学习风气。

      (二)开先精神

      “开风气之先”之所以成为福州的一大城市精神,是由于近代以来,“五口通商”所造成的接触海外知识、沟通域外文明的条件,福州人因此而出现开眼看世界、率先开风气的崭新局面。知识界纷纷到海外求学,求知;工商界大大拓宽就业、经商渠道,向往国外。因而出现了具有创新和“开先”性质的人物。从物竞天择的严复,到放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从第一个翻译《茶花女》的林纾,到一代文学家冰心;从数学家高士其到可特巴哈猜想的陈景润;从天文学到医学,直到济济一堂的中科院福州院士……。在福州近现代史上,从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天文、外交,福州人写就了一段孤独而骄傲的辉煌。福州也因此在近现代享有开放、改革、创新、锐进的名声。这是宝贵的社会声誉与精神传统,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在海西建设的新实践中起到先行先试的作用,就要秉承这一宝贵财富。

      (三)宽容精神

      福州,由于宽容与平和,带来了其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似乎历史在此停止了。福州,由于宽容与平和,带来了其超前的近代文明。历史在此又出现一个跳跃。清朝末年,当北京的秀才们还在之乎者也中回八股文时,福州——这个远离中央集权,远离封建文化的海洋城市,在中国第一所新学——马尾船政学堂里已开始传出“A、B、C……”的近代文明之音。因为这种宽容性,福州容下了“马尾船政学堂”,一个与中国人科举相违的学堂。容下了“连话都讲不清楚”的“番话”,同时也容下了洋教堂、教会医院、教会学校。中国乃在钟鼓楼边的三坊七巷,而隔江为邻翠岭仓山已是弥撒声中的洋人区了。在福州,有蒙古营、有旗汛口、有洋头口、一切都相安无事,各自为阵,所有外来的历史都包容在这有名有姓的街街巷巷。你划你的十字,我合我的双掌,你诵你的“上帝保佑”,我念我的“阿弥陀佛”。这种宽容的文化,真有一种“海到天边身为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恢宏气度。正是有了这种伟岸的胸怀,福州一定能发挥在海西建设中的集聚带动辐射作用和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四)亲善合群精神

      600年前,福州人就随着郑和亲善的船队出洋,一部分在马六甲驻留。后来又有更多的福州人飘洋过海,到南洋一带谋生。海外福州乡亲常说:“世界各地都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福州人。”数以万千计的福州人散居在世界各地,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为当地的发展、建设作出了贡献,并把福州的传统文化带到所在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切,靠的是福州人亲善合群的性格。福州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阵地,本着这种亲善合群的精神,应努力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城市、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发展的综合通道、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海峡西岸现代服务业中心、生态优美的宜居城市。

      (五)海洋精神

      福州人可谓是中国海洋之子,福州海洋精神是福州最有特色乃至最重要的人文精神。它不仅具有开放性、冒险性、商业性,还具有多元性、兼容性及开拓性。古代福州人口中原住民不多,许多福州人是唐宋时期从中原迁移过来的移民,福州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移民社会。福州海洋文化具有极强的海洋性特征。它吸收了中原移民的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和移民文化,集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与开拓性、崇商性于一体。这种开拓性的文化特征也因海洋环境而保留乃至强化,这进一步强化了福州海洋文化的开拓性。福州海洋文化的多元性、兼容性与开拓性还表现在其多元化的宗教上。多元化宗教信仰特别是多种多样的海神信仰,为福州人的冒险与开拓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增强了海洋文化的兼容性、冒险性和开拓性。因此,福州人特有的开发利用海洋的意识,崇商传统和开放开拓的海洋精神,开拓了福州人的视野,必将推动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旅游事业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要树立起福州特有的海西学风,全面推进海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注重学习精神、开先精神、宽容精神、亲善合群精神、海洋精神,特别是福州所独具的海洋文化的特质,从而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三、海西学风的实践路径

      经过对福州党组织的调研,我们看到,经过各级领导的精心组织,根据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我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突出围绕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建设大局,目前,已掀起学习创建的热潮。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学风方面。

      (一)抵制非马克思主义学风

      学风正,事业兴;学风不正,事业损。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学风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应看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学风现象在部分党员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的身上不同程度的出现,严重影响着全党的学习及学习效果。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不良学风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一是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学风就是“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这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曾在历史上给党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历史上主观主义的学风虽然屡遭批判,但是它在党内并没有绝迹,在今天仍然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存在: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注重把握精神实质,只满足于熟记现成结论。工作中不顾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中心任务,只唯书、只唯上,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二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注重理论学习,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这两种表现形式的共同点就在于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当前,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要么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去弄懂理论的精髓,囫囵吞枣,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单纯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研究而研究。要么不注重理论学习,觉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得再好也没用,一切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二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学风就是部分党员干部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是把科学理论庸俗化,对理论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打折扣。目前,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少数党员干部不是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不注重理论的内在联系,而是把它割裂开来,为我所用,对自己有用的就学习,对自己没用的就不学。

      三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就是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极端夸大事物的形式,而不注重甚至是忽略具体的内容。当前形式主义学风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信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赚取政治资本的阶梯,把学习理论当作自己装点门面的招牌,而不是真正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不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只图虚名,不务实效,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这种形式主义的学风如果不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贯彻落实,而且会严重影响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学风决定文风。学风不正,文风必然不正。当前,在我们“学习创建”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学风,已经严重影响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进程,影响着我们建设建海西岸经济区中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解决进程,影响着建设海西学习型党组织的进程。因此,建设海西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树立海西新学风,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非马克思主义学风。

      (二)建设海西学习型党组织,努力做到“四个真”

      针对当前我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存在学风上的不足之处,我们应坚持马克主义学风,树立海西新学风,要力争做到“四真”:

      一是要做到“真学”。前提是学习的自觉性,自觉学习解决的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或者说是被动学还是主动学的问题。其次就是要系统完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有全面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谈得上对它的完整理解,才谈得上对它的运用。另外还要学习与海西建设相关的理论知识。要做到真学,既要反对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只注重造声势,做表面文章,不注重实效的形式主义,也要反对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打折扣的形式主义。同时,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还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前,就是要认真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际,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

      二是要做到“真懂”。就是不仅要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联系福州的实际,还要真正理解海西新学风的内涵。做到真懂,必须要切实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只言片语来裁剪现实。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真正把握海西新学风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以及“什么是海西新学风”等到重大问题。从而真正做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三是要做到“真信”。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种种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动摇和丧失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持真信,就要反对机会主义,把信仰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和个人利益的幌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我国,真正信仰克思主义,就是真正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主义理想信念,就要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敢于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做斗争;就要坚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海西新学风,才能更好地完成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中心任务。

      四是要做到“真用”。就是在真学真懂真信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什么时候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结合得不好,党的事业就遭受损失。我们必须谨记这一经验、教训。坚持真用,既要反对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也要反对把理论庸俗化,实用主义地解释、运用理论。当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以中央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为指导,坚持把学习理论同研究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州如何发挥省会中心城市先行先试的龙头作用的实际相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本领,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建设海西学习型党组织,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树立海西新学风,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收到实效,才能保证建设海西学习型党组织的政治方向,使福州始终走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列,才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孙继红)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