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大力推进基层理论普及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把各级党组织打造成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集体,积极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成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但由于不同群体和层次的人关心的问题不同,理论需求不同,认知规律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层次的人,由于年龄、经历、文化水平、理论功底的不同,心理特点和理论需求也会不同。因此,要从“三贴近”入手,面向基层,区分层次、创新载体,以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推动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一、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以打造“月读一书”品牌和健全“三位一体”学习机制为抓手,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骨干,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能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此,第一要增加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党的领导干部要减少应酬,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始终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价值理念,一种工作态度,在读书学习中感受责任、领悟崇高、体验光荣。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研究解决重大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第二要打造党员领导干部“月读一书”品牌。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领导班子要定期学习,保证集体学习时间。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自学制度,打造领导干部“月读一书”学习品牌,通过精选国内外最新热点书目,向党委中心组成员每月推荐一本新书好书,领导干部每读一本书都要写一篇读书心得,全年至少写出1—2篇有新意、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工作论文或调研报告,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第三要建立健全学习、调研、决策“三位一体”学习机制。领导干部每年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分别牵头负责几个对全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点调研课题,安排一定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摸实情,求实招,立足解决问题,科学决策。并通过集体交流、媒体宣传、内参反映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成果及时运用于党委和政府决策中,形成学习、调研、决策“三位一体”的学习机制。第四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把领导干部学习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体系。把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二、对各级机关干部要以设立“干部论坛”为抓手,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一是要突出针对性。现在机关干部普遍年轻化,知识素养高,思想复杂,有主见、有想法,不愿意接受空洞的说教和填鸭式灌输,喜欢面对面探讨问题,平等争论交流,以论坛的形式,最适合新时期干部理论学习。二是要把握时效性。要紧扣“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加快海西中心城市建设”主题,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创新增活力”为重点,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开展争论、探讨、各抒己见,最后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结果。三是要强化实践性。要对论坛的时间、内容、形式、主题进行周密安排,力求做到一月一个专题、一周一个观点,要紧扣时代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紧密联系干部自身的思想实际,以增强吸引力,激发参与的热情。
三、对城市社区居民要以“百姓讲坛”和“党员读报点”为抓手,大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党组织的建设
一是重在规范提高。鼓楼区鼓东街道庆城社区以特色楼栋建设为载体,台江区瀛东社区的党员读报组,鳌峰街道鳌峰苑社区的“百姓讲坛”,以市民生活中所关心的健康问题、健身问题、民生问题为主题,深入开展理论进社区活动,着力构建学习型社区。但如今面临着档次如何提高、方向如何引导、经费如何保障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党委宣传部门要为这些基层理论宣传点提供相对固定的场所,特别是要占领农村的祠堂、老人会,社区的公园、小区广场、文化图书室等公共休闲场所。要发放党报党刊,配置电视电脑,适时收听收看新闻信息,每年拨补一定的活动经费,以维持这项活动的正常运行。二是做好“三讲三送”。要面向社区居民,精心挑选组织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政策水平的社区政治宣讲员、社区基层通讯员、社区理论轻骑兵、理论小分队等深入到居民中去。专家教授讲理论、送观念;党员干部讲政策、送信心;先进人物讲事迹、送信念。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采用听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到社区巡回宣传,把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党委讲师团要整合省市社科理论专家,联合业余讲师团,定期对基层理论宣讲员进行培训,集中备课,把近期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讲清讲透,并为基层理论宣讲员提供备课的视频和教案素材,便于深入到基层进行宣讲和解疑释惑。三是切实解决问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真情换真招,以虚心换智慧,以诚恳换办法;关心群众疾苦、心系群众冷暖,悉心体察民情,真切了解民意,准确把握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着力解决好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对广大农村要以基层文化设施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是要依托农村基层党校,办好农村党员培训班和村级干部培训班,抓好农村学习的带头人和致富的领头羊。福清市委党校多年来坚持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脱产培训班和农村党训班,抓住重点、抓住典型,充分发挥农村骨干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二是要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文化中心、老人会、祠堂、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占领社会思想文化阵地,避免受封建主义残余和宗教文化的侵害。长乐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花重金建设现代化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农村图书室,把农村的宗族祠堂变成文化中心,把公园、绿地、假山石头变成宣传文化的平台,形成“村村有文化中心,每一块石头都会唱歌”的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三是要积极探索通过农民喜闻乐见形式和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利用闽剧、尺唱、评话等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鼓楼区、台江区、长乐市组织传统剧目的编排人员、民间老艺人,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编排一些小节目,在正剧开演之前表演,在群众愉悦笑声中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
五、对白领阶层要以建立网络平台为抓手,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要知难而上、大胆探索。目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数量大幅度增加,影响力明显增强,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但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难点多、问题多,其中理论学习是个盲点,也是个有待于大力突破的难点。要勇于面对、攻坚克难,大胆探索、积极推进。二是要因势利导、搭建平台。鼓楼区建立了“楼宇支部”、“街区支部”、“园区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创设了“支部建在楼宇上”的支部设立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经济组织党组织设立分散、组建率低、不易管理的问题。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在线学习、在线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就要充分利用好、建设好、管理好网络媒体的功能作用,通过福州党建网、福州广电明珠网、福州新闻网理论在线频道等网络载体,引导新经济组织的党员通过网上互动社区,及时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设置为论坛互动话题;通过发挥网上访谈、直播和视频的独特作用,适时请省市社科理论专家作客本栏目,通过访谈,回答广大市民网民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要开办移动新媒体课堂,建设掌上学习平台,通过推出各种形式的手机课堂,运用手机上课、手机竞答、手机征文等形式,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到广大手机用户中;要运用博客、微博等新技术,开展拍客、播客等新业务,让广大党员网友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引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三是要紧跟时尚、培养兴趣。动漫是一种时尚,为了进一步激发年轻人学习兴趣,要组织人员进行动漫设计,以动漫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然也应该在宣传中以理论为主线,增加些故事性、传奇性的情节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六、对进城务工人员要以手机党校、LED电子屏幕、激情广场等载体为抓手,大力推进流动党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要加强引导。农民工群体是当今社会一个最大的流动群体、弱势群体,对社会分配不公的现状有着比较强烈的不满情绪,群体性事件多发,是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需要重视关注、加强引导、理顺情绪。二要创新形式。针对农民工群体分散流动的特点,应采用大众化传媒,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要广泛采用手机短信(如发送红色短信、理论政策短信等),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地进行学习教育。在农民工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LED电子屏,以滚动播出最新政策法规、最新社会资讯,以方便农民工了解和掌握。以城市激情广场这一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让农民工在工作劳累之余放松自己,在健康休闲娱乐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三要以点带面。要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带头引领作用,以党的先进性带动引导身边的人,当地的党组织要关心流动党员的生活工作状况,给他们免费订阅一些党报党刊,提高他们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并通过他们向农民工群体辐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