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增强忧患意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永恒课题

2010-11-23 09:14:06来源:福州市委宣传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面临的新考验,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作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2月,中央专门作出《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之所以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把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当前“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务必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我们党在理论上实践上永葆先进性,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

      一、 增强忧患意识,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题中应有之义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古代,忧患意识是历代有作为的君主和政治家的座右铭,促成一代又一代封建王朝盛世。在近代,忧患意识则是革命志士反抗外侮、振兴中华的驱动力。正是有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驱的忧国忧民意识和不屈抗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

      建党近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是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强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注重学习氛围 的营造、学习方法的创新、学习制度的建立,即“造成一种学习的空气,学习理论的空气,学习实际的空气”分不开的。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作风和政治优势。可以说,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是他把曾经遭到危难的中国共产党一手拉扯起来,引向了胜利的坦途。他一生都在做党的建设工作,他热爱这个党,关注这个党,研究这个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可谓“忧党兴党”的楷模。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毛泽东在全党发起了一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竞赛活动,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办成终身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无期大学”。1940年,党中央还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以每年的5月5日马克思的生日为学习节,总结每年的学习经验并举行奖励。制定学习的节日,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个创举。毛泽东不仅领导全党做出了这个决定,而且带头坚决地执行了这个决定。从1941年以后的30多年里,毛泽东曾经10多次提出学习马列著作的建议,并开列出书目。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巨。毛泽东指出,巩固这个胜利,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花费很大的力气的事情。为此,他告诫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情绪的滋长,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队伍,要求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十分赞同新政协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的代国歌,因为这首歌充满忧患意识,教人们居安思危。为此,建国后毛泽东清醒、明确、适时地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要求全党要加强学习,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创新,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

      邓小平、江泽民和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在开创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途中,忧国、忧民、忧党的意识贯穿始终,重视、强调、创新学习的党风传统不断深入弘扬和推进。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江泽民指出:“历史给我们揭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学习,并把学到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用于中国实际,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承受、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全党要做到四个“一定要”,首先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着重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

      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正在推进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同延安整风运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大讨论和“三讲”教育、保先教育一样,实际上都是一脉相承的,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在全党产生的感召力、推动力、凝聚力,对于我们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和风险,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无可估量的作用。

      二、 增强忧患意识,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大驱动力

      历览古今中外,事实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加强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一大驱动力,就是要保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时刻怀有忧患意识并重视和善于学习的政党,必定是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政党。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部署,是根据对世情、国情、党情科学分析作出的正确抉择。在中央下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虽然没有提“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样的字眼,但其基本精神要义是充满忧患意识的。

      从世情来看,面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两大考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但其发展趋势不会一帆风顺;二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推进,有利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对我国而言,既是发展战略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风险、压力。

      从国情来看,面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两大考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探索的过程。现阶段,我们正站在这一伟大事业进程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前进道路上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既是“发展黄金时期”,也是“矛盾凸发期”。

      从党情来看,面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两大考验。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当前,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全党的学习状况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同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此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解决当前党内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现实需要。从领导干部学习方面看,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截止2009年12月6日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领导干部学习方面最大问题是热衷应酬、形式主义严重,主观上缺乏学习动力、观念上缺乏求知欲望、思想上缺乏学习需求。从党组织学习方面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过于强调“大力推动”,而对于如何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潜力重视不够;二是运动化的管理方式,学习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文件、大会动员、集体学习、集会学习、推出典型、掀起高潮、高调总结、表彰先进,最后无声无息;三是政绩化管理方式,即把学习变成评分指标,而评分指标则以各种表面的“学习活动”为尺度,导致各个单位分数上的竞争攀比,不重实效;四是学习方式简单化,开展学习思路不开阔,形式单一、方法简单;五是学习组织方式简单,只是按照行政单位统一的“一刀切”学习,没有区分不同情况。

      上述的世情、国情、党情和学情,都说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忧患意识、有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政党发展的一种新概念,是在广泛借鉴和吸收当今社会发展理论、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旨在通过持续开展党员个人学习、党组织的团队学习和全党的学习,积极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从增强忧患意识的层面审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其一,增强使命意识,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忧患意识是一种使命意识,各级党组织及其成员要时刻牢记我们党所担负的时代赋予的重任,要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理念,着眼本职工作,把工作本身变成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使学习和工作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其二,增强全局意识,做到学习有目的、工作有方向。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局意识是执政党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增强全局意识,就是要不忘党的总目标,服务党的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规划新的征程。全局意识战略思维的树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实现,即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习有目的、工作有方向。

      其三,增强进取意识,保障学习有动力、工作有干劲。忧患意识是一种进取意识,决不是杞人忧天、患得患失,而是 建立在使命 意识、全局意识基础上的深谋远虑,包含着不畏艰难风险而畏缩、不为成绩进步而自满,不达目的决不休止的进取精神和大无畏气概。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有了这种忧患进取意识,学习就有了动力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工作也就有了精神支撑和助推器。

      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时代巨轮飞速运转,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个人命运朝不保夕。在这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激荡下,无论世情、国情还是党情、学情所展示的,并不是一派莺歌燕舞、四海升平的景象,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招待会上所说:“我们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也不平坦,还会遇到许多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困难。我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党的自身建设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一个法宝。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增强忧患意识,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吴明刚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