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抓手,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体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则提出了应当遵循“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大胆探索”的原则,促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增强创新能力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之一;而创新,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下,应该注意把握契机,以创新为抓手,努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进程中每一步都有创新的痕迹,可以说,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是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曾经让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若要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就要不断创新,创新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关键因素。中国要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依靠创新,不断提高民族创新能力。
(一)世情的深刻变化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创新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加激烈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出现了“五个重大”、“五个更加”的动态性特征 。“后金融危机时代”将给中国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二)国情的不断变化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创新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方位改革综合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尖锐、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等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也才能有效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三)党情的新变化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创新
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593.1万名,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7倍;党的基层组织371.8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各项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抗震救灾、举办北京奥运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的作用。正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所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如有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建设好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四)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特殊性要求必须创新
毛泽东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的成果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转化为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为了更好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增强活力,才能有效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党组织。
二、以创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是对传统学习的超越和提升,必须从创新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制度等方面加以推进,努力提高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创新学习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确立先进的理念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首要前提。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树立与时俱进、着眼发展的学习理念。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理解学习型党组织“学习”的深刻内涵,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去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寻求新对策;二是要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认识,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去指导学习;三是要自觉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当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需要,在学习中创新发展理念,在学习中转变发展方式,在学习中破解发展难题,在学习中认识发展规律,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各级党组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转化成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树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学习型党组织“学习”的本质。一要联系工作实际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从中获取解决新问题的灵感和知识,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二要带着具体问题学,把问题带到学习中思考,在汲取教训中获得进步,在总结经验中获得提高,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获得成效。三要将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战略理念。古人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是一个过程,一次的学习不可能满足一生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已经达到三至五年翻一番。在这样的时代,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个党员要不被时代淘汰、成为永久的“蓄电池”,就必须经常学习,经常“充电”。可以说,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一要使大家认识到,学习是工作的基础,工作是学习的深化。二要善于把学习融入工作中,使工作成为不断学习、深化学习的平台。三要将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让学习日益成为每个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把学习当作增长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终身需要和追求。四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境界,当作一次发现自我心灵之旅,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充实人生。
(二)体现先进性,富于时代性——创新学习内容
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内容,应该既富有时代性、体现先进性,又能有效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1、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提高党员理论知识水平。一是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二是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三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要学习各种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拓宽视野、更新思想。一是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着眼于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反映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新思想、新进展、新成果,把握时代脉搏,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三是有针对性地学习各种新知识,开阔知识视野,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要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一是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学习与岗位职责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二是要加强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协调利益关系、推进改革创新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三是积累新经验,掌握新本领,努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学习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建议、新经验及树立的新典型,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习适用于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的实践中。
(三)研究探索,激发热情——创新学习方法
接受型学习与创新型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两种基本方式。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属于创新型的学习,创新学习方法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然要求。创新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只能事倍功半。只有通过创新学习方法,才能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采用研究式的学习方法。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实际,以深入学习为基础,以推动创新为途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实现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了解知识向创新知识的转变,坚持以研求真、以研求深、以研求新,深化学习成果。同时要以科研的态度,向书本学习,做到增长知识而不唯书本;向实践学习,增长才干而不唯经验;向群众学习,问计于民而不唯框框。还要以科学务实的方法,坚持学习思考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作调研相结合、创新学习与创新工作相结合,使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成为党组织内部交流思想的课堂、研究问题的平台和创新思路的阵地。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采用互动式的学习方法。一要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通过交流研讨、考察调研、现场观摩等互动方式,变单一为多样,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二要抛弃“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将严肃的课题寓于生动的互教互学之中,寓教于乐,寓学于悦,用灵活互动的方式促进学习。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法。一要放宽眼界、拓展思路、开阔胸襟,以世界眼光博采众长,站在时代潮头学习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二要在用好传统学习载体的同时,大胆利用新兴传媒等各种先进手段,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各种条件,实现学习的网络化,打造党员干部开放式学习的新平台。三要发掘新的学习载体,拓宽学习渠道,利用各种学习小组、读书会、研讨会等增强学习的效果。
(四)强制约束与激励引导的统一——创新学习制度
制度是学习的保障,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是衡量一个党组织是学习型党组织的标准之一。要使制度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制度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固然重要,更要注重其激励性和引导性。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创新学习的培训制度。大规模、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式的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有助于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能力;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要实现常态化、多样化,加强日常学习、脱产学习,理论学习、技能学习,科学安排短期集中培训、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并在培训时间上做出制度性的规定;要明确培训目标,优化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手段,不断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将培训与实践锻炼有机统一,增强培训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创新学习的管理制度。要及时总结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更好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能动性、创造性;要用制度管理学习、促进学习,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真正的“硬约束”,做到既注重学习效果、又注重学习过程,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创新学习的考核制度。定期组织考核、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才能防止学习流于形式,切实增强学习的效果。创新学习的考核制度,要将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作为衡量党员先进性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还要将个人的学习情况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内容,把各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情况纳入党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持久地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