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党支部的运作与打造
关于什么是学习型党支部,如何打造学习型党支部,特别是学校如何建设一个学习型党支部,正日益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所谓学习型党支部是指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取向,能溶入特定单位文化之中,并积极参与该单位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善于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并引领该单位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从而使自身在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价值目标方面不断得到强化与提升,最终形成具有特定发展风格的党支部。我认为,学习型党支部起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学习型党支部应该具备的几个特点
1、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取向,努力打造自己的发展风格,这是与其它类型党支部的重要区别。作为基层党支部,如何建设,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类型的党支部,这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有没有价值目标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取向,这事关党支部的发展方向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党支部就不能有指向、有效率地开展工作,最终成为一个没有发展个性、没有发展风格的党支部。因此,作为基层党组织,除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的价值目标。
2、能溶入特定单位文化之中,并努力与该单位文化实现无缝焊接,这是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点和基础点。特定单位党支部存在于特定的单位文化环境之中,如果他不能溶入该文化之中,那么党建工作便无从开展。只有踏踏实实的溶入特定单位文化之中,积极品尝其文化滋味,吸取其文化营养、自觉地投入到该单位文化建设之中,并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极与单位文化实现无缝焊接,努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够更有效地引领单位文化的发展,从而提升党支部的存在价值及其价值目标。
3、有计划地打造各种文化活动品牌,参与并积极引领该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基层党组织不可或缺的政治功能。无论什么单位的党组织,不可忘记自己是一个国家执政党的基层组织,不参与到该单位的文化建设中,更无法去引领该单位的文化努力沿着执政党所企望的方向发展。积极打造各种文化活动品牌,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探究,在努力促进该单位经济、事业、文化发展的同时,用足够的力量去引领该单位的文化努力沿着执政党所企望的方向发展。
4、有目的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不断强化和提升支部与党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党组织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广大党员从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全体党员沿着学习型党员的方向发展。同时支部也能在引导广大党员从实干型党员向学习型党员转变的过程中,自身得到学习与充实,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自身特有的发展风格。
总之,学习型党支部不仅仅只是追求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而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或有意介入,在锻炼广大党员的同时,支部自身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锻炼,并积极追求自身特有的发展风格。
二、教育单位学习型党支部的打造动作
在积极打造学习型党支部方面,各教育单位主要是学校,都在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但如何有效地运作,各有不同的思考与做法,有的注重教育单位的管理参与、有的注重校本文化建设、有的注重德育品牌打造等等,虽然各有倾向,但大多是单向性的,不是全员性的,还不能说是一种完整性的学习型党支部。我觉得在学习型党支部打造运作上,起码应该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摸清全体党员的能力、兴趣和专长信息,建立学习型党员档案,为打造学习型党支部盘活人才资源。要想有效、快速发展,首先得需要人才,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党员的能力、兴趣与专长,才能发现人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党员的能力、兴趣与专长,才能更好地对支部的发展作出合理性与前瞻性的规划,才能明确学习型党支部的打造动点,前瞻有效、快速发展的打造轨迹。
2、摸清本单位、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走向及其优劣势信息,建立本单位、本地区的发展档案,为学习型党支部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要想引领、创新发展,首先得需要发展信息,只有充分了解本单位、本地区各方面发展信息,才能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才能摸清创新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只有充分了解本单位、本地区的发展信息,才能充分利用并用活已有资源,有效地进行学习型党支部的统筹与规划,从而避免盲目发展与孤立发展。
3、要打破已有的党小组界限,实现学习型党小组的优化重组与品牌打造,这是打造学习型党支部的关键环节。从编制上说,党小组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样利于组织管理。但学习型党小组则是在原来党小组的基础上,依据本单位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或弱势,同时依据党员的兴趣、能力和专长实施的另一种形式的资源优化型组合,是一种为了打造特定活动品牌的新的活动专项型组合,是一种集特定共同兴趣、利于发挥特定能力和专长的攻关创新型组合。这样,把有共同兴趣、能力和专长的党员组合在一起,利于他们就共同感兴趣的特定活动或问题,进行学习与探索,寻求更好的发展、创新驱动与空间,从而实现最佳的品牌打造与品牌创新。
4、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组际活动交流制度,互相学习和借鉴各自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打造学习型党支部的重要步骤。通过交流,学习和借鉴各自活动的经验教训,以促进和加速学习型党小组的发展进程,从而提升学习型党支部的打造品质。这种交流形式,可以是走出去、请进来的校际或校内交流,更多的应该是支部范围的内部交流;同时这种交流形式,可以是集约式的,也可以是结对式的。总之,交流活动要重效率、重品质,在避免资源与时间浪费的同时,注意把握交流所产生的最大效益。
5、引进竞争机制,开展文化活动品牌竞争活动,积极引领本单位本地区的文化潮流,这是学习型党支部打造的价值目标。学习型党小组打造的文化活动品牌,应该是多元化的,在支部范围内,同类品牌不应重复建设。文化活动品牌间的竞争,应该向更大空间去弄潮,竞争的内容是在更大空间里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价值性和潮流的引领性。竞争的总要求是重品质,不做花样文章,注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通过品牌竞争活动,加速学习型党支部打造进程,从而形成学习型党支部特有的发展风格,引领本单位本地区的文化发展潮流。
总之,学习型党支部的打造或许千头万绪,但是基本运作规则是不容超越的,只有充分利用已有优势资源,寻找薄弱环节突破,开展必要的竞争与合作,走创新之路,才能引领本单位、本地区文化潮流向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学习型党支部必须注意打造的几种党员精神
上述关于学习型党支部的打造运作,是有形方面的总体运作,但还需要在个体精神方面实施打造运作,这就是学习型党支部发展过程中必需注意打造的几种党员精神。党章对党员的要求应该说是对党员精神打造方面的总体要求,而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则是对党员的个体精神打造:
1、积极教育党员要有“燕子衔泥”的精神。燕子衔泥为做窝,一方面建筑工程复杂,二是点滴所得不不易,所以燕子在衔泥做窝的过程中,特别细心和耐心。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同样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但需要毅力,更需要耐力,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工作。同时,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的过程中,更需要细心构思、细心运作,不容许急躁冒进和粗心大意,否则积极打造的文化活动工程可能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从而影响整个学习型党支部的打造进程。
2、努力培养党员的“渔鹰猎鱼”精神。渔鹰在茫茫水上如何猎得鱼呢?一有敏锐的洞察力,二有主动的出击力,三有准确的前瞻力。组建学习型党小组,积极打造良好的文化活动品牌,同样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就难以捕捉到文化潮头走向及其突破点,就难以发现在品牌打造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没有主动的出击力,就可能错失良机,或一事无成、或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跑、或让已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没有准确的前瞻力,就可能使已经洞察到的弄潮良机失之交臂,就可能让解决措施的实施同时难以避免地埋下新的隐患,从而给学习型党支部的打造进程增强更多的坎坷。
3、认真教育党员要有“蜘蛛结网”的精神。蜘蛛是如何结出那么漂亮的网呢?一是有条不紊,二是力求完美,三是不贪功冒进。打造良好的文化活动品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样需要蜘蛛结网的精神,必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不粗制料造、力求完美,必须脚踏实地、不贪功冒进。否则,再好的资源、再顺的环境、再罕的良机、再炫的活动,也难以打造出令人瞩目的品牌。所以“蜘蛛结网”的精神,是学习型党支部打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与思想。
4、极力教育党员要有“玉蚌含珠”的精神。玉蚌为何是含珠而不是吐珠呢?一是珠仍精华所至、来之不易,二是珠宜护不宜炫、炫久易降质。一个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成就,凝结了许许多多人的心血与智慧,同样是精华所至、来之不易,必需充满爱心,时时加以呵护。虽然说品牌需要宣传,但宣传不是炫耀,到处炫耀品牌,就会使品牌不时地处在亚健康状态,所以每个党员都要有精品意识,一要追求精品,二要爱惜精品,三要呵护精品,不要让心血白流,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发展风格流失。
5、时刻教育党员要有“奶牛产奶”的精神。奶牛就是专门产奶的牛,一有它产奶的本性,二有随时做好产奶的准备,三总是希望产出高质量的奶。虽然作为党组织,必须以人为本,不但在执政中要以人为本,对待每一个党员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但作为党员应该知道,无私奉献是它的本性,时刻准备为党的事业献出一切。在学习型党支部打造过程中,每一个党员都要有“奶牛产奶”的精神,吃进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有产奶的本性,随时做好产奶的准备,而且还要有产出高质量奶的心理追求。所以要时刻教育党员,讲实干讲奉献,而且奉献还要讲究质量。
总之,建设一个学习型党支部,如同建造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资源,需要信息,需要技术,需要精神,需要目标,需要实干,需要奉献,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因素,盘活一切可以盘活的资源,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按照特定的价值目标取向,有计划、有秩序地踏实工作,稳步推进,才能有效、快速地沿着特定发展风格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