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理论与实践初探

2011-01-04 09:42:57来源:福州市委宣传部

      一、学习型党组织理论的提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了解何为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了解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基础——学习型组织。1994年上海复旦大学杨通谊教授引进了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撰写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这本书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75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书籍。这本书的引入,使中国一步一步迈上了通向学习型社会的道路。继1997年上海市首先提出:“要力争把上海建成适应新时代的学习型城市”后,北京、南京、大连、青岛等一批城市相继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高峰会议上提出了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提出了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彼得•圣吉曾在他的论著中明确提出:从长远来看,你的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好更快的学习能力。而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中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来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全体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谋求政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与任务: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鼓楼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时,殷切希望我们要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质。

      确定以解决问题、服务目标为中心的学习内容,确立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战略目标,从组织层面上,主要是:树立理想、构建价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慰藉心灵、协调关系、形成合力,促进与保障任务的完成;从个人层面上,要在组织中找到幸福感、归属感,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活力。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当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一所学校,该怎样推进这项工作呢?通过研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粗读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傅宗科教授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策略与方法》,借鉴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形成以下工作思路:

      (一)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组织学习。

      1、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模式与传统学习模式的差异:

      组织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起点,也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每个组织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组织的每一项进步都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因此,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组织总是那些善于学习的组织。在这个“十倍速”的信息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但这里所讲的学习与我们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同:

 
传统的学习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模式
学习者角色
被动学习
主动学习
学习动机
外在激励
内在激励
学习内容
一致性较强
多样化分享
学习形式
数字与语言
观念与感觉
教学方式
权威性、填鸭式
自主性、参与性
学习机会
机会有限,偏向主管
机会较多,着重每个学习者
学习团队
大班制
小组学习
学习地点
有限时空与地点
依个人选择合适的时空地点
学习资格
重视考试与证照
强调终身学习与团队分享
运用方式
先学后用
即学即用
                       

      2、规范学习制度,领导垂范表率:

      完善学习机制,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要认真落实理论学习制度,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学得更深一些,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更丰富一些,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精心组织设计者、积极指导促进者、自觉实践服务者。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好学是会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一个好学的校长可以熏陶一群教师好学,一个好学的教师可以熏陶一群学生好学。

      3、丰富学习内容,建构知识系统:

      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
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校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掌握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教师拥有的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三个板块: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以学习带动教研,以学习带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学习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要倡导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先进的教师学习,推崇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良好风气。
 
      4、方法多元,注重实效:

      由于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学习是一个系统结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学习,因此其学习方法也就不再像集中培训、集体学习这样简单了,而应该采取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融合个人和组织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心智模式的改善、愿景的驱动等。如读书、培训(传授课、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研讨、考察、参观、竞赛、演讲、辩论等,总之,采取有利于提高效果的方法。

      (二)建立学习共同体,激发群体智慧:

      努力建立一个“负责、多元、协力”的学习共同体。首先是“负责”,学校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并为过错承担责任;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每个人都对承诺的工作目标负责;努力对学校及团队负责。

      二是“多元”,多元就是学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当然要符合学校和师生的利益;教师的多元发展,以形成自己的风格,解放自己的心智,舒展自己的才华,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张教学上和个性上的宽容,使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三是协力,在共同愿景、价值观、目标下,强调团队合作和人际和谐,形成团队合力,激发群体智慧。

      (三)厘清个人愿景,提炼组织共同愿景:

      只有当个人和组织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愿景时,才会主动要求变革,才会有变革的方向。学校要将教师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学代会的作用,对教师提案汇总讨论,使每个提案成为新的学校育人目标形成的重要支撑。成为大家自觉躬行的实践指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被充分唤醒,话语权也充分得到了尊重。试想,经过这样一番共同参与的反复论证,那些最后形成的决议又怎能不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景呢?这样做,我们就能突破管理瓶颈,许多在管理中遇到的种种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前期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中,我们就是采用了民主的方式,经过师生、家长多方调研,经过检查讨论,制定了学校的发展愿景:以加强班子成员队伍建设,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谋划学校工作,形成有特色的办学思路,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形成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为学校发展的保障;全心全意为学生、家长、教师服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

      我们要营造共同愿景,为教师搭建各种专业提升、脱颖而出的平台,推动教师的不断自我超越:1、学习性平台:学校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加各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2、展示性平台:帮助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武;3、引领性平台:教研组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参与各级教研活动的组织工作以及课题工作;4、辐射性平台:鼓励教师走出学校,在各级进行经验交流或专题讲座。建章立制,引领自我超越,如绩效考核制度、岗位竞聘制度,在超越自我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体验成功中激发全体师生的发展。

      总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它以组织学习为起点,构建学习系统,改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不断地自我超越,最终实现共同愿景。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校党组织成为学校的灵魂,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鼓楼区教育工委 湖前小学党支部 王志宏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