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建设村级学习型党组织问题思考

2011-01-06 10:56:25来源:福州市委宣传部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作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不仅是新时期党员先进性活动的延伸和推广,更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主动、坚持、全面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对处于城市化过渡中的闽侯县的经济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干部村民素质的提高,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构建和谐闽侯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闽侯县学习型党组织现状

      闽侯县辖九镇六乡,315个行政村,总人口64.4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58万,全县有15个乡镇党委,其中村级党组织315个(其中党委6个,总支86个,支部223个)。目前全县村级党员有15186人。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县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呈现的主要特点有:

      1、从年龄结构分析:年轻党员明显增加,但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依然突出。我县近三年来发展农村党员1610人,其中35岁以下1049人,占发展总数的65%,但农村党员中50岁以上的党员数仍达8634人,占党员总数60%以上。

      2、从文化程度分析,党员学历升高,但低学历者依然十分普遍。近些年来,农村党员参加学历培训增加,大专文化达877名,占6%左右,高中、中专学历2404人,占18%左右;初中以下11886名,占74%;从中可以看出,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党员仍然占主体地位。如果不加强学习,难以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3、通过“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我县农村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有一定的理解,对科学知识、法律、实用业务技能等有一定了解,学习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新时期新任务发展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如何带着思考去学,带着问题去学,带着压力去学,养成善于学习、勇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当前形势下村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对建设村级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

      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党委和村党组织还没有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摆到应有位置。有的党委对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抓得比较紧,而忽视或放松对普通党员群众的理论宣传;党政机关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抓得比较紧,而有些基层单位村级党组织的理论宣传学习却往往流于形式;特别是一些山区农村党组织很少组织党员学习,甚至连“三会一课”都很难保证。

      2、部分党员素质不高,参加支部活动不积极

      很多党员除了选举或每年“七•一”活动外,平时对支部的定期活动并不积极;加之本身知识水平有限个人素质不高,不愿意接受再学习。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普遍的党员认为身边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典范很少,甚至没有。党员对学习缺乏热情,绝大多数党员认为平时没有时间学习,有的认为学习没有动力。

      3、党员干部日常学习形式载体和方法手段单一

      有的村级党组织在抓理论学习工作时,缺乏行之有效的形式、载体、方法、手段。一些村在理论宣传学习中,仍在沿袭陈旧落后的运作模式,方式不活、效果不佳,在理论学习上灌输多,缺乏感染力。灌输教育作为传统的理论学习教育方式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思想活跃,社会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灌输学习在理论学习中的作用弱化。而当前普遍的学习方式仍以灌输为主,理论学习缺少知识启迪、文化熏陶,感染力和渗透力不强。方式不多,方法不活,影响学习效果。从问卷调查来看,农村党员学习的主要渠道主要来自电视和报纸,书籍、杂志、互联网很少有人涉及;从学习内容来看,农村党员科技知识、法律道德知识、实用业务技能、党的基本理论等内容比较缺乏。

      4、党员干部日常学习与实际贴得还不够紧

      日常工作中一些村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仅仅停留在了解和掌握个别论点、论断上,对整个科学理论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等往往理解把握得不够,有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得不好,有的甚至学用分离、知行不一,不能做到缺什么学什么。理论研究上重复的问题多,纯理论的东西多,实际指导应用的东西少,理论研究通俗化不够,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从调查问卷来看,农村干部最希望学习的形式是团队学习、专题讲座报告,最希望参加党校培训学习。他们大多认为,建设村级学习型党组织主要问题是领导不能起学习表率作用,其次是缺少学习资料,最后是没有好的学习机制。

      三、建设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几点建议

      1、构建村级党组织学习平台,拓展党员学习空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构建组织学习的平台,根据党组织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的过程中,着力于创造开放和互动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开放的学习平台,不断改进低效的会议、读报式的单一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学习的吸引力。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作用,构筑“领导导学”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党校、党员活动室把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入课堂,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党员学习网站,开辟网上论坛等形成开放式的“学习通道”。

      2、科学配置学习内容。一是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认真做好农村党组织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及时将党在不同时期的新理论纳入学习范围之中。二是抓好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培训。在学习实践中,党员干部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下栽种养技术学习资料,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能力。三是抓好科普文化知识的学习。办好农家书屋,补充各类科普书籍,我们县这些年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特别是平原地区村支部都办好农家书屋,补充各类的科普书籍。利用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不定期开办科普知识提高班,普及经济、历史、法律等知识,发挥县乡宣讲团作用。同时充分利用乡镇党校、家庭学校、成人学校、村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等教育阵地,加强对村级党员教育培训。

      3、改进创新学习方法。一是突出兴趣学习,在各乡镇组织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中,培训主办单位都会提前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集培训对象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再根据培训内容来设置集中培训课程,选派授课教师。二是突出实践学习,建立以党员致富能手为主体、经济能人和种养殖大户广泛参与、农业技术人员为指导的“农村党员干部实践课堂”,帮助联系对象脱贫致富。三是突出灵活学习,除了参加集中学习培训之外,针对农村党员干部事务多、难集中的现象,对党员干部的自学进行灵活处理。制定通俗易懂的学习资料分发给学员,为党员干部空闲学习提供方便。根据不同地区农村党员要求不同,因材施教,也可采用集中辅导讲座、分散自学、观看电教片、实地参观、学习心得交流等多种形式。

      4、健全完善学习制度。一是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责任制,建立村党支部书记负责的创建学习型村级组织责任机制,各农村基层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要做到“六个有”(即有学习时间、有学习计划、有学习记录、有考勤档案、有学习成果、有学习检查)。二是建立结对促学制度。党员之间相互提高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建立定期集中学习制度。规定每周固定一天为集中学习时间,让每一位党员轮流集中讲课或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收获,提高学习积极性,党员干部自主学习成果也要在集中学习时间向其他成员汇报。

作者:中共闽侯县委党校 陈谟晃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