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促进干部培训工作新发展

2011-01-07 09:53:20来源:福州市委宣传部

      我们党的干部是党执政的主体,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执政行为的具体体现者,他们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又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肩负着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转化为党的奋斗目标和把党的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重任,因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重要的是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的能力。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培训引导大家常思能力不足、常找学习差距,更新学习理念、改进学习方式,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

      一、干部培训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干部培训,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干部进行教育、训练和培养。干部培训的性质是继续教育。所谓继续教育,通常指对大学毕业后的干部和专业人员的教育。教育同其它任何事物一样,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列,分早期教育,小、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继续教育四个阶段。干部培训属于最后一个阶段,居于最高层次。当前,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干部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

      干部经过中等、高等教育之后,大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但是,从时间观的角度看,知识素质仅仅是相对的,是一个新陈代谢的动态过程。学无止境,人类的知识是一个无穷的宝库,不会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在发展变化的时代面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知识的增长越来越快,另一方面知识陈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科技革命的不断进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因此,必须改变“一次教育”的传统观念,代之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新型观念。加强培训,使干部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经济、科技、哲学、历史、法律、文学艺术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干部培训正是适应工作实践的客观要求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干部在工作期间能够不断地进行补课和知识更新,这是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干部培训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于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如何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是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在道德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能否正确用权是衡量党员和党的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最主要标志。在我们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应当为人民的利益掌好权,用好权,任何滥用权力或以权谋私都是不允许的。但是由于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在领导干部中也会有少数人信奉“有了权就有一切”的信条,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看作是谋取个人特权和私利的资本。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会因为手中有权而凌驾于群众之上,滋长官僚主义,甚至压制群众,作威作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腐蚀和“酒绿灯红”的消极影响,在部分干部中可能滋长贪图享乐、祟尚奢华的风气,产生铺张浪费、贪污腐化的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干部的素质能否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相适应,具有经济建设的承受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干部的培训工作,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经常想想参加革命为什么,手中有权干什么,人生哲学是什么。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这些都包含了深刻的道德修养的意蕴。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用党章和党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繁荣昌盛和持续发展。

      二、学习型党组织在干部培训工作中的重要性

      党的干部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岗位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领导骨干。他们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工作的优劣,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面貌和群众生活状况,关系到党的形象。党的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党的一切干部,都是从群众中产生出来,又在各项工作中成为群众的带头人,既向群众学习,又是群众的领导,同群众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和联系,主要是通过干部来实现的。党通过干部向群众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宣传和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干部去组织和发动群众,并和群众一道为实现党的路线而奋斗;通过干部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和教育群众,增强党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果失去了干部在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党和群众的关系就会脱节,党的领导就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干部在党的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做好干部培训工作意义重大。

      “政党”是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认为,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并为其根本利益而斗争的社会政治组织。这种社会政治组织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时代性和阶级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组织”是一种社会结构,由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行动的一群人组成。一个组织必备的因素包括结构、权力层次、责任、记录与统计数字、团结精神、合作与团队生产。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各级组织的显著特征。从学习型组织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并不是撇开原有的党组织去创造一个新组织,而是对党组织原有的学习理念、行为、制度等进行更新和完善,不断强化党组织的学习机能,并赋予它新的功能。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具有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更加完备的学习功能、更加持久的创新功能、更强的自我完善功能、更好的社会导向功能等特点。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建设学习型政党,既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要求,也对党的组织提出了健全学习的体制和机制的要求,是干部培训工作的必然选择模式。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方面,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们党已有的学习制度,健全学习体系,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以世界的眼光借鉴国外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有益做法,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在党内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带头学习、善于学习、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促进干部培训工作新发展的途径

      新世纪新阶段,干部教育呈现出培训对象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新、基础知识扎实、思想普遍活跃、学习经历较多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等新的特点。适应培训对象的新变化,干部培训要牢固树立“提高理论素养,掌握必备知识,强化党性锻炼,提高执政能力”的全新培训理念,把教育培训的重点放到由素质培训向素质培训和能力培训相结合的转变上来,努力构建“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新布局,以满足培训对象多样化的需求 。

      (一) 创新培训理念,提高干部培训的科学性

      随着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党组织原来的一些培训方式已不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创新党的培训方式,才能完善和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功能,提高党组织的学习力。

      1、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干部培训的基本价值取向。要把干部全面发展和提升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干部个人多层次的培训需求和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突出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在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不搞一刀切,让学员真正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2、树立协调发展理念。认真分析干部培训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协调组织,实现干部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站段教育培训机构、阵地、师资、设施等资源,统一协调培训需求和培训供给,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优化使用,提高党校自身培训质量。

      3、树立持续发展理念。要把阶段性培训工作和经常性、长期性培训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把当前培训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科学把握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对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保持干部培训工作连续性的同时,又要适时摈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制度、做法和模式,保持干部培训工作的活力。

      (二)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是党员干部学习提高的必要途径,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环节。一要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干部培训体系,形成以党校系统为基地、以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依托、以各社会组织的培训中心为补充的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培训体系。二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实现“知识培训”向“能力培训”转变,“政治培训”向“全面发展”转变,“灌输式培训”向“互动式”等多种培训方式转变。三要扩大培训范围,把农村村干部和城市社区党员干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干部也纳入培训计划,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形成党员干部“人人在培训之中”的生动局面。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统一的,都是为了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它们之间既相互互动、又相互促进。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建立和落实各种学习制度和措施,并形成组织学习的机制,在解放思想、综合创新上下功夫,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作为强化党员理想信念、强化自我教育、增强党性修养锻炼、强化组织纪律观念的过程。大力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高质量地开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搞好党员评议工作,查找突出问题,边议边改。努力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规律,形成把先进性教育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融为一体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藻先进性”。

      (四)健全保障机制,保证学习效果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要建立“领学”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是关键。有了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组织内部才会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探索的风气、实践的风气。要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做学习型领导干部”为载体,引导领导干部更新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和一种责任,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促使于部注重终身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要建立“互动学习”机制。要把反思式、研究式、共享式和开放式的学习作为互动学习的重点,促进信息共享、坦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要建立“考学”机制。制定和完善领导干部和党组织学习绩效的科学考评体系和考核标准,并与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相配套,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学习“考核难”、“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都一样”的问题。四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把一个组织内全体党员学习的态度、效果作为衡量新时期这个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纳入到激励约束机制中去,确保党组织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创新性。要制定相关政策,出台考核指标,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评比达标活动,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并在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上得到体现,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超越自我。

      这些年来,在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学习精神有所提高,党内的学习空气有所增强,全党出现了注重学习的新气象。人才是永不枯竭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一轮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在干部培训工作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模式,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大批的、成千上万的干部人才,不断提高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要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关键在于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即关键在于要努力提高干部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能力,在于要努力提高干部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的能力,在于要努力提高干部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在于要努力提高干部有效地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作者:林岚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