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为福州发展提供强大思想力量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用学习统一思想和步调,赢得自身建设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也始终把学习问题放到突出位置上,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执政60年来加强党自身建设基本经验,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建设首要任务,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了深化落实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学习内容和方法途径等统一部署,并用2月8日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显而易见,在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刻,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被寄予更多的期望与使命。显而易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突出矛盾问题,二者认识与实践互动态势至为成败的关键。显而易见,结合我们福州市的实际,就看我们全市党组织能否万众一心打赢这一仗、占领这块思想高地:加快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省会中心城市发展的强大力量!
本文拟就此谈两点初步的学习体会,并请党建研究同仁们赐教。
一、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福州市近期发展目标很明确,要在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勇拔头筹。当然,福州人不是在“玻璃罩”里搞建设(福州方言是讲“瓮里撑拳头”),需要更开阔的时空视野。清末学者陈谵然,在呼吁把朝廷搬到武昌的《迁都建藩议》中留下这句名言:“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看得远才能走得远,想得久方能做长久。我们党在十七大时已经清醒认识到发展的环境问题至为重要:“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顺着这样的思路来演绎,我们今天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下在标题中以“它”代称)意义何在呢?
(一)从世情讲,它是我们融入世界现代化实践后吸纳的时代性、世界性的伟大命题
一方面,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渐入佳境的同时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好比是“桃花园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外部世界是“两眼一抹黑”,关在门里瞎吹牛。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一看,发现自己落后一大截,赶不上趟、找不着北、踩不到点啦!怎么办?“你有高尖端,我有杀手锏”。邓小平同志引领我们 “走自己的路 ”,旨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对我们围追堵截的现代化“标准”、“规则”、等既得利益包围圈中跳挪出来,在既要全方位对外开放,又要承受和化解西方国家长期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占有优势带来的压力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不放弃、不抛弃”。比如,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建设需要跟上;推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维护民生;推动城镇化与加大反哺农村的力度;保持东部发展势头与促使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保持活力与提高效率;扩大吸引外资与调整引资结构;推动各项改革与保证社会稳定;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原则与关心企业改制中出现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等被边缘化的群体。这些“两难”问题如何破题?需要追求超常规发展,需要有超常规的理念、样式、机制、运筹能力和运作手段。
另方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入世后对外“观念接力、学潮接轨”的成功壮举。正当我国融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后工业化实践后,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受到多重并存的挑战和磨难这个时候,美国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的“学习型组织”声名鹊起、风靡世界。他在《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中,讲到学习型组织有五种创新能力: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是一个“重圆破镜”里程碑式的崭新理念,不仅推动克林顿政府保持118个月经济高速发展,还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浪潮。欧美日跨国公司,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强化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日本提出把大阪建成“学习型城市”,新加坡提出要建成“学习型政府”,美国提出要成为“人人学习之国”,“把社会变成大课堂”。这个时代性、世界性兼具的学潮和理念,为我们张开了接轨和接力的机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中国超常规发展现代化的契机、工具和希望!
(二)从国情讲,它为我国应对各种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组织和智力支持
一方面,我国面临的挑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巨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被分享担当历史重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挑战,增强综合竞争国力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岛礁被占领,国内与国际安全问题相互交织,需要做好应对从两个或多个方向同时发生危机的战略准备。国防大学孟祥青教授认为,这是中国“大国崛起的磨擦期”考验,将来还有一个“大国崛起的接纳期”考验,中国国家利益拓展的很远,但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手段严重不足,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从国内看,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被寄予厚望。有媒体统计,在今年2月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3月全国“两会”上,中央领导讲话中讲了50多个“加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摆脱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当务之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解决社会问题的长远根本措施。当前,我们经济回升基础不稳,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消费需求依然不足,主要靠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格局还没有实质性改观,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相当艰巨。不建成学习型党组织,挑不动这副重担!
另方面,我国经济活动组织异常复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大有用武之地。从中央到省区、地市、县区、乡镇、行政村(经济合作社),我国各类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投资主体不一,利益关系不同,协调起来很难。从空间讲,转变发展方式往往强调全局、整体,但是落实“转变”需要各有关地区部门单位和人员具体抓。一个地方孤立地看顶不错,放在更大的空间范围看就不咋地;反之亦然。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变动性很大,各国各地区的竞争更加激烈。从时间讲,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一劳永逸,今年似乎有利的某种结构,来年再看就时过境迁不行啦!目前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若干年后可能是最佳结构样式。我听过漳州党校方教授讲了一个观点,“闲置也是生产力”,觉得角度有新意。过去在福州郊县山区,公路修到了哪里,方便了百姓出行,可那里周边的山林树木在一两年内就全被砍光了。你说是开发好呢,还是闲置好呢?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搞党建是一个规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
(三)从党情讲,它是我们党提高党建系统化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工程
首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承载了我们党加强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来就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在中共筹创时期,我党先贤著书办刊,积极传播阶级斗争理论,参与“主义之争”,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积极融入国共合作,在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中担当中华民族先锋队责任。土地革命时期,我们认真贯彻“第三国际”重要指示,又反对“本本主义”,调查研究国情,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八年抗战时期,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为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夺取抗战胜利和实现党的七大制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执政60年来,每届中委都会专门研究党建问题,每当党的领袖著作出版,党中央都会发通知部署学习,有的还召开学习报告会、理论研讨会。可以说,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进步。广东省委汪洋同志在今年两会发言中讲了一件事:“现在的发展方式有利益链条和利益格局,转变了发展方式就会影响这个链条,所以在利益链条上的人不愿意动。”东莞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镇村厂房和老百姓的民房才能租出去,你搞技术资金密集型,人来少了房子租谁住!所以当地老百姓首先不愿转型。没有广大的城乡基层党组织,没有坚强的学习型党组织,这个社会非乱不可,非出大事不可!
其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纠正党内存在不善学习等问题的有力措施。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大国,我们执政党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对执政党治国理政能力是个严峻考验。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就是我们党不辱使命的决定性因素。我最初接触习近平同志文稿是他的那篇《青年干部三忌》,还是1989年底我参加省领导科学研究会首届研讨会时读到的。党的十七大以后,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几次讲话专题性都很强,我想至少有两次讲话在全党影响深远:去年5月,习近平讲领导干部读书“三要”,指出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状况存在问题有四: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今年5月,他转了话锋评述领导干部文风“长、空、假”问题,讲的有些新意。香港大公报刊发评论文章《以“三字真经”扫八股文风》,指出要牢记习近平提出的“短”、“实”、“新”三字真经。
(四)从市情讲,它是福州在海西建设和省会城市建设先行先试中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
一方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质与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相得益彰。在《福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我高兴看到一些标识性的提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推进关闭和破产困难集体企业、街居企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等参加医疗保险工作,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实施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做好农民工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加强党建,提供保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省会中心城市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市委这个民生工程抓得好啊,有魄力、有魅力!这个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作为保障,讲得非常到位!
另方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很高,需要结合福州市的建设实际抓好、抓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当然要抓学习,同我们党长期强调的学习是一致的,但它不是简单重复过去的学习。讲到学习,我辈上年纪的人印象颇深的有些啥呢?印象好的,就是当年学毛泽东“两论”,文革前读书和恢复高考后头几年学习,那时大家都抓得紧哪!印象不好的,有“文革”期间“打‘语录’仗”,搞“早请示”、“晚汇报”和“三忠于” ,有所谓的“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印象中好坏参半的,有70年代“天天读”,有“三会一课”里念文件、念报纸打磨时光,还有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学习实践活动,有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是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们不必教婴孩学习,他们生来就是出色的学习者——学习行走、说话,甚至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维库教授,把学习力定义成适应力、生存力、竞争力。海西建设为我市建设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最好的实践平台,做好“结合”的文章就是正道!
二、加快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福州解决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突出问题提供智慧支持
我们党提出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为了解决党员干部心往哪里想、劲往哪里用的问题,也是为了提高我们党员干部的本领和能力,在研究和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践中突出矛盾和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要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改善心智模式,创新管理理念、运筹能力和运作手段。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同志多次强调,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把这一重大机遇利用好、落实好。在《福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我市定位首先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城市”,要“发挥距离台湾本岛最近、‘两马’交流先行的独特优势和工作基础,推进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继续在榕台经贸、航运、旅游、邮政、文化、教育等方面先行先试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全面提升榕台对接水平”。现在问题是,我们的思想、能力、手段准备好了吗?需要不要补课?市委领导提出的这两个“意识”很重要。实际上,在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中,最实际也是最艰难的修炼就是改善心智模式。因为这要否定和抛弃旧有心智模式,建立起对自己来说并不习惯的新的心智模式,要改变心中对周遭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这样的转变过程异常痛苦。比当年许多领导人亲自纠正由他自己当年经办(或批办)的“冤假错案”更难。比如,《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海西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有的同志认为肯定又是优惠政策“归大堆”了,像福州当年办开发区那样,眼睛始终只盯着用好用活用足优惠政策和提升衙门官员的“规格”。现在国家战略层面里的东西多得很,政策普惠了。要改善心智模式,谁在理念、能力、手段上实现颠覆性创新,谁就比别人活得更好、走得更远。
第二,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建构两岸人民共同愿景,努力拓宽经贸合作领域。我们在海西建设中,在紧跟世界进步潮流时要了解自己,不盲目躁动,对要清醒地把握福州优势和实力,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省市关于海西建设《实施意见》都讲了各自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重大责任、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工作措施。比如,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强调在推进产业深度对接、提升农业合作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对接、探索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等方面,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现在突出矛盾表现在,我们发展路上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两难”问题。我们福州籍学者、号称“中南海讲师”严书翰教授,前年一口气讲了九个“两难”问题,我们听了后觉得这就像对家乡福州人亲切叮嘱那样,因为福州发展同样面临这些发展难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当年在自己府衙写的一幅对联。共同愿景是所有人共同认可的和可以操作的愿望,合作只是提供平台,利益博弈则纵横全过程。构建两岸共同愿景和实现互补、双赢,都需要很高的智慧。福州作为海西建设中唯一省会城市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使命,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世界文明同行,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
第三,要抓好团队学习,从观念、体制、机制等破解领导干部不爱学习、不善学习问题。抓好团队学习,是彼特.圣吉倡导五项修炼之第四种修炼。我们过去一直接在抓的学习,在形式上最象这种团队学习。在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里,除了强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要求、原则、组织管理等等,还具体地部署学习型党组织要“学什么”、“怎么学”? 整个部署很明确、很全面、很精当。彼得.圣吉曾经指出:“掌握metanoia的意义,等于掌握‘学习’的更深层的意义,因为学习也包括心灵的根本转变或运作。然而学习在目前的用法上已经失去了它的核心意义。在日常用语上,学习已经变成吸收知识,或者是获得信息,然而这和真正的学习还有好大一段距离。”我觉得,团队学习总会有层次、类别和个性需要不同,好比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党员都培养做党校教授或司局级官员。因为那样,“教授满街走,讲师不如狗”,谁在做基层、做基础工作呢!塞缪尔.亨廷顿有个观点值得我们关注:“民主政治系统的有效运转”, 需要某些个体和群众的“冷漠和回避”,要有一个“不积极参与政治的边缘人口”的存在。由于每个同志个人经历、工作生活环境等都不尽相同,在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成效上,团队学习也是各人领受、各显神通、各领风骚。我们听过吴维库教授讲过阳光心态的内涵,有“四不、四就”: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这些话,适合学习团队的每一个人。
第四,要在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实践中经受考验、实现互动。所谓“问题域”,一般是指我们提问的范围、问题之间内在的关系和逻辑可能性空间,比如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职能作用及其运行机制等等。建设学习型社会,要依托全社会各级各类组织开展好“学习型”创建活动,学习型政党(党组织)只是其中主体部分。据媒体报道: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社科院主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从2002年1月启动至今,已办了140期。人事部、共青团中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机关”,北京、上海、青岛等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一些企业在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像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如何与海西建设和省会城市发展实现互动、相互促进呢?比如,在对台经贸交流对接过程中,如何结合福州地区经济结构的实际,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良性转变?在罗源湾、松下、马尾、江阴四个港区,如何实现整合提升港口运作能力?如何使我市工业由市郊向南北两翼转移?今年初胡锦涛同志来福州考察时,提出平潭对台要实行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受益这样“五个共同”,我们如何促进这“五个共同”呢?平潭综合改革实验区如何向周边地区延伸,搞好市内对接和对台对接?有的同志形象地说,福清、长乐被平潭挖去肥肉,福州市就只剩“鸡肋”了。平潭作为实验区提出还不到一年,基础设施才刚布局,当地的房地产价码已翻了一番多。彼得.圣吉的新书《必要的革命》2008年面世,中文版本在2009年8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他的“必要的革命”是指可持续发展的革命,他认为需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变革的根源,就在于今天很多企业还没有理解系统观念。这话也切中我们时弊。
一个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如何走出这样“周期律”困惑呢?我们提出和实践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确实是借鉴了世界学习型组织潮流的理念,但是正如德国著名学者莱布尼兹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是有机的系统,不能“单打一”,否则难逃“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厄运。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也不能再搞 “照传、照搬、照抄、照转”那一套,不能象《红楼梦》里《好了歌》所唱的那样:世人都说“学习型组织好”,惟有功名忘不了!我们只能沿着这条大道大踏步地前进,与时俱进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理论和实践在新的高地上不断互动、斩获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