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以组织型学习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2011-01-18 16:30:03来源:福州市委宣传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和实现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一、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特征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今后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首要措施。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措施之一。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学习型党组织应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使全体成员树立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团队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党组织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的各级组织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认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乐于学习。乐于学习是一种学习境界,是在快乐中学习并在学习中感到快乐,让人感到学而不厌、乐此不疲。乐于学习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快乐地学习这一过程,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以快乐而非抵触的心态来学习,另一方面是指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这一结果,是在学有所得之后所得到的知识满足感。乐于学习关键要有学习的兴趣,热爱学习。“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2、善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是能否取得应有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的能力。“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各级党员,都要学会学习,善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要“善静”,宁静以致远,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要“善思”,勤思深悟,敢于质疑,举一反三;要“善取”,取舍得当,博约相济,循序渐进;要“善行”,知行统一,勇于并善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能力。

      3、团队学习。学习型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团队,注重团队学习,是由于在学习型党组织中团队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这样不仅更容易产生集体智慧的火花,而且也使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比用其他的学习方式进步得更快。确定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共识,创新学习形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督促,相互提高,实现党员的自我超越,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4、自觉学习。现在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尤其是共产党员若想不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将“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完美结合起来,不放弃任何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才能减缓知识折旧,避免本领恐慌。

      5、终身学习。不论是个人学习还是团体学习,都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生美好幸福的必然要求。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实践是丰富多变的,知识是不断更新发展的。一个人特别是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与时俱进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型党组织正是在追求和实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团队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过程中,让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每一个人的终身习惯,在构建学习型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组织中的个体,从而使得个人、团队、整个党组织都得到发展。

      二、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

      我国基层党组织是基层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在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于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促进基层党员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学习型党组织是促使党组织全体成员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的有效形式,是促使党组织全体成员不断创造、不断修炼和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效工具。人才培养是基层的根本任务之一,它能够有效地将基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的自我发展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党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2、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学习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拿出解决的办法并落实之;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党的历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入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使之成为领导基层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3、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习型政党就必须创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易吸收新事物、具有较强创新力等优势,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把握和应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做法和长效机制,率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样就能对其他各类党的基层组织产生示范作用。

      三、基层如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几点想法

      在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推动。我们认为,在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应按照以下几点要求来推动:

      1、更新观念,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新的举措,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尤其是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用学习型党组织的新理念来解放思想,使得全体党员认识到学习既是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手段,又是党组织实现不断发展的工具,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来,为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提供活力和动力。

      2、营造氛围,凝聚合力。宣传是推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学校凝聚力的一个有力武器。宣传工作可以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之前对全体党员的观念更新方面营造氛围,达成共识:在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于大多数党员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因而对于学习型党组织所具有的优越性、所具有的“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团队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所具有的不断创新的特色等等都需要全体党员对之认识到位并能掌握理解,这些都需要宣传工作多下功夫。

      3、科学规划,搭建平台。科学规划,是促进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并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就有了方向,具体工作也就有了准备。一个科学的规划,等于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如果规划不科学,头脑发热,盲目蛮干,那么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受打击,创建活动走的弯路就会更多,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规划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讲科学,讲实际,讲实效,要在自身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完善和创新,形成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创建发展道路。要扎实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在基层的创建,仅仅有科学规划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要通过集中学习带动自学,搭建全体党员自觉学习、互相学习的学习平台。具体而言,安排好各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是搭建整个学习平台的关键,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应该根据每年工作要点设置相应的学习主题,并详细列出需要学习的精读书目和泛读书目。同时,还应该通过每月开展一至两次集中学习活动,每次重点学习、研究一至两个问题的方式,逐步使各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

      4、及时总结,形成机制。在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还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需要我们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边摸索边总结边完善。总结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一种阶梯,没有总结和反思,就无法找出在创建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也就无法获得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也无法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推广运用,这样创建活动也就难以持久。当在创建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或经验教训后,就需要形成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就能规范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动,就能做到用制度管人。其实,要让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永葆活力,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相应的制度和长效机制。

      此外,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要注意保障投入。经费投入是保证学习型党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在创建活动中,集中学习的学习材料,组织座谈会、交流会、报告会,“走出去”学习等方面的费用都需要有保障。对此,各基层要将创建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要落实专项经费。同时,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合理使用党费,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作者:长乐市科技文体局 陈炤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