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简报
(第38期)

2011-04-18 10:57:20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发扬延安精神  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在工作实践中,福州延安中学积极发扬延安精神,推进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效。2010年该校连续第七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公立校第一名。

      一、坚持强化理论武装,固牢弘扬延安精神的思想根基

      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放在首位、当作课程来开发。几年来,与新华图书城联手,开展教师每人每天投入一元钱读书活动,为每位教师每年发放365元购书券,定期推荐必读书目。实施“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每周读一本教学杂志、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季度参加一次读书交流会、每学期写一篇读书心得”的“五个一”工程。通过评选读书之星,举行教师读书报告会、读书论坛、读书节汇报演出,设立星光大道、延安之星、读书之星、师德标兵、五朵金花等榜台,坚持组织教师队伍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海西建设战略等内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夯实教师队伍的理论基础,提高政治思想修养,帮助教师队伍树立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理念。教师们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一种日常行为,为学习践行延安精神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坚持开展“红色”活动,传承“延安精神”薪火

      树立“延安”旗帜,用“做延安人,铸延安魂”的箴言鞭策教师,以“走进延安门,就是延安人”的红色情怀激励延安的后来人。一是开展红色之旅。按照当年长征沿线,选择性地逐年重点寻访革命足迹,组织教师亲历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等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二是开展党员示范课。建立书记讲党课、校长开讲座、党员名师上示范课、青年党员创新课、党员优质校级观摩课、党员先锋模范岗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延安中学”联谊活动。联合全国以“延安”冠名的上海延安中学、陕西延安中学成立中学延安精神研究会,每年组织部分教师前往这些名校参观学习、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共同编写德育校本教材,让德育文明深入教师心中,践行在实际行动中。

      三、坚持严谨笃学,努力提升实践延安精神本领

      一是实施一三六九培养规划。从五个方面(职业素养、教学能力、德育能力、科研能力、学识水平)、分四个阶段(一年入门,三年合格,六年成为教学骨干,九年成为市、校学科带头人)制定了“一三六九培养规划”,确立培养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二是组织教育教学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做专题讲座,探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问题;三是举办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片段教学、白板使用等综合教学技能竞赛。2010年底张恒老师在全省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中夺得第一名;四是开展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与台北成功中学、明伦中学携手,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课题,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坚持立德树人,当好延安精神新传人

      校党委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造教师职业道德,实现提升教育与教书育人“同频共振”。一是展开文化“寻根”。延安中学栖身学院前巷,周边浓郁的人文气息濡染着延安人的心灵。文庙、三坊七巷、林则徐故居、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等文化名人遗址都留下了延安人的足迹,通过“寻根”,在这些地方上班会课、历史课、国学经典选读课,教师们于潜移默化中塑师心、铸师德,接受心灵的洗礼;二是开展师生认亲。每位教师与一名贫困或学困生认亲,把学生当作家人关心爱护。暖流中延安师生的情谊更加笃厚,在2010年末延安教师任职情况问卷调查中,3000名学生对200多位教师的满意度平均分达96.4分;三是开展“蒲公英”活动。包括爱心接力——将党员认亲活动向校外拓展延伸,征询需要帮助的学生,让延安中学党员的爱心像蒲公英一样飘扬,让群众感受共产党员这支先进队伍的温暖魅力。名师讲座——延安人以“小公民影响大民族、小学校推动大社会”为己任,各学科名师面向社会为学生开展学习指导,与社会共享延安中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爱心门诊——在校门旁设立爱心教育门诊室,将每周二下午设为名师接待日,与来访的校内外学生、家长面对面答疑释惑,设身处地解决学业上的困难、教育上的困惑,深受家长学生欢迎。(摘自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简报》第38期.pdf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