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福清国税局推动“税、校、团”协作
构建学习型组织

2011-09-20 11:18:51来源:福清市委宣传部

      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组织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组织的整体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也就是说,组织的发展不能只靠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指挥全局,真正出色的组织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福清国税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完善国税干部的知识结构,培养国税干部认清纷繁复杂的经济情势,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税收事业发展做贡献,一直注重干部的培养,不仅在学历教育上积极鼓励干部参加在职教育,而且在非学历教育上不断拓新思路,积极寻找相关资源用于干部学习培训。从2010年7月起,经部分青年干部座谈并和师大进行了初步沟通后,福清国税联合福建师大福清学院、福清市团市委,对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青年干部、学生学习、实践提供良好平台做了深入的调研,提出了 “税、校、团协作,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方案。

      方案以“税、校”互动为主线,对如何利用各方资源,共同提高组织成员的学习、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做了详细的规划,具体如下:

      一、活动的方式。

      (一)“税=》校”的互动。

      1、福清市国税局组织部分青年干部到福建师大福清学院听取有关经济、管理等与税收、工作相关的专题讲座,青年干部在讲座后可与授课教授、在场的学生座谈交流,会后结合自身情况撰写心得体会。

      师大福清学院每学期有30多场的专题讲座,讲课的老师都是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教授,而且讲座又不同于讲课,是讲课的浓缩和精华,通过讲座和座谈等交流方式,能够迅速提高国税青年干部的认知水平,激发起青年干部学习和钻研相关知识的热情,进而能以更好的专业经济知识服务于税收事业。

      2、依托师大丰富的社团资源、信息资料资源、文娱活动资源,加强税务干部和学生的沟通,促进“税、校”的交流。

      福清国税历来重视税务干部的文化建设,为提高干部素质,也曾专门设立图书馆、组织文娱体育队伍、建设活动场馆等,但是这些资源与师大福清分校的资源是无法相比的,依托师大的优势资源,国税干部的空间和视界将得到巨大的提高,国税干部的组织凝聚力也将得到加强,这些都为提升福清国税组织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校=》税”的互动。

      1、福清市国税局专门成立“税收评论组”,每年设定一定的课题,对宏观经济政策、地方经济发展、税收政策解读等方面进行研究,邀请师大的师生参与调研、投稿,稿件一经采用,付给一定的稿费。该活动一方面能提高师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为师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水平和能力的空间,同事还可以带动福清国税青年干部踊跃投稿,促进青年干部勤于动笔,提高素质。

      2、福清作为全国百强县,工商业发达,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场所,福清国税每年也会组织干部到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活动。作为“税、校”互动的内容,福清国税局在组织青年干部进行的部分社会活动中可以邀请师大优秀的学生参与(由师大自行组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

      (三)“税、校、团”联动。

      “税、校”之间的互动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首次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成员素质共同提高的目标。这也拓宽了福清市青年干部的教育培训思路,作为福清市青年干部的专门组织?共青团福清市委来说,“税、校、团”的联动,将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干部交流的形式,拓展了青年干部交流的空间。特别是在今年中央倡导“非公团建”(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建设)活动后,这个平台的拓展将为福清广大企事业单位建立学习型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团市委的介入,为这个平台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使平台能够有更大的知名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本活动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活动方案旨在为青年学生、干部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国税干部能够面对面地与专家教授交流、沟通,能够通过师大的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素质,更好地激发起国税青年干部学习和钻研知识的热情,进而以更好的专业经济知识服务于税收事业。在这个平台上,师大师生能够更紧密地结合福清大中型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师大学生的素质,提升了师大的形象。在这个平台上,团市委将能够更好地带动福清广大优秀青年投身于家乡建设,为建设海西新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福清国税局 许云峰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