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简报
(第68期)

2011-12-09 11:07:52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仓山区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从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宣讲普及、调查研究、结构优化契入,大力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理论内容大众化、理论研究专题化、理论队伍层次化”,取得好的实效。

      建机制,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按照“年有计划、季有宣讲、月有专题、日有所学”要求,设置安排12个区委中心组年度学习专题,为中心组成员赠阅《马克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朱鎔基讲话实录》、《论党的群众工作》等一批理论书籍。坚持集体与自学、学习与调研相结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党员、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引向深入。在全区开展“践行三为精神、促进跨越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汇编《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实践敢为能为有为精神》一书,引导全区领导干部积极实践行“三为”精神。

      重普及,推动理论内容大众化。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外来员工住地、进离退休人员群体,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七一重要讲话、党的90辉煌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建立“三山国学讲坛”,12次深入企业、街道、社区举办仓山历史风韵、人文风貌的民俗文化讲座。

      勤调研,推动理论研究专题化。按照“学习-调研-决策-落实”要求,区委中心组坚持经常性调研活动,推出《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探索有效方式,不断加强民主监督职能》、《福州城市精神研究》等一批调研文章。开展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活动,申报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海西省会中心城市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新跨越》入选市属理论研究基地课题。

      调结构,推动理论队伍层次化。搭建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中心组扩大会为延伸、基层宣讲全覆盖的理论宣讲队伍,推动中心组与所属单位、领导与干群之间互动。选聘中心组学习主讲人,进行每月专题辅导。优选授课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宣传部门领导、教授,中学政治教员11人组成“新理论、新仓山”讲师团,深入到党员干部群众中宣讲,村居(社区)读报点通过读报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    (仓山区学习工作办公室供稿)

闽侯县积极优化学习创建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着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优化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环境。年内,着力推进闽都民俗园、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建成综合文化站14家、农家书屋210家、健身路径352条、乡镇级体育健身中心3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项目182个,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逐步健全。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广播“村村响”试点,全面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组织电影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活动,共放映3768 场,受众达60万余人次,实现行政村电影覆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1-9月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2.85亿元,占GDP的6.6%。其中工艺品企业650多家,有出口经营权占2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工艺品专业乡镇、村、创意园已基本形成,漆艺产业创意园也在规划中。文化休闲旅游在遍地开花基础上,争创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相继落地的光明谷温泉、旗山森林人家等一批大项目。做好民俗园、木根雕基地、光明谷温泉、旗山森林人家、棋盘寨等被列入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引进福建报业集团、海都报集团总部等传媒业落地。

      依托建立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举办“五月欢歌—激情闽侯”大型文艺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红歌献给党”歌咏、少儿故事大王、首届闽侯县“激情广场大家唱”歌手等1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艺赛事,以及“党在我心中”征文、诗歌吟诵等系列活动,结集出版《党在我心中征文汇编》、《彩墨颂》书画作品集、《闽侯诗词》(第四集)等。组织开展“小戏进社区”、“闽剧进农村”、“闽剧票友活动”、“广场交谊舞活动”等广场文化活动。挖掘培育“喜娘文化”、“义姑文化”等民间民俗文化,引导民间特色文化活动健康发展。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完成数字电影《少年侯德榜传奇》现场拍摄。加大对闽剧传统艺术的挖掘和弘扬,闽剧小演唱《喜娘之歌》参加2011年福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展演,获得观众青睐。闽剧现代戏《林祥谦》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省属剧院团现代戏暨优秀剧目展演,获得优秀演出奖。(闽侯县学习工作办供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简报》第68期.pdf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