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简报
(第71期)

2011-12-23 14:55:06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打造特色文化  提升学习创建

——晋安区积极优化学习型党建设环境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2100万元建成面积6455平方米的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抓紧建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各乡镇街道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加快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科普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的建设步伐,对涉及拆迁的王庄街道综合文化站进行异地重建。扎实推进省、市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62个行政村新建了篮球场,新建45家“农家书屋”,从而全面完成全区113个行政村健身路径和“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晋安新华图书城4月22日开业,结束了我区无新华书店的历史。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成立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编制8名人员均配备到位。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区文化馆顺利通过文化部评估,被评为“国家二级达标馆”。

      极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办好元旦春节等节庆群众文体活动,送电影、送戏下乡,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1356场、送戏下乡20场。参加省第五届社区运动会、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福州市乒乓球邀请赛。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区少体校组队参加省游泳冠军赛、省少年游泳竞标赛和市少年儿童田径锦标赛、跆拳道公开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精心组织重大庆典活动。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全区大型群众歌咏活动、七一纪念大会暨“一先三优”评选表彰、摄影展、党史知识竞赛、基层党建工作品牌评选、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党日、纪念座谈会、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和困难党员等一系列活动。围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举行远东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广场暨孙中山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孙中山纪念馆同日奠基,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捐赠了孙中山先生铜像。

      积极发展民间民俗文化。对民间文艺进行抢救和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西园软木画艺人吴学宝成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积极推动腰鼓、秧歌等特色民间文化的普及,在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设立寿山石精品馆,元旦举办大型寿山石精品展。选送伞技表演和剪纸、软木画制作节目参加“福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中心台表演,举办晋安喜娘民俗文化节,获全市第一名成绩。11月中旬,我区寿山石雕、新腰鼓分别被文化部授予“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出版《晋安墨韵》画册、《福州摩崖石刻》专著等文艺精品,开展区第三届文艺百花奖评选,对八大类34件获奖作品进行表彰。

      开展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拓展两岸“闽王文化”交流,2月中旬作为“两马闹元宵”系列活动之一,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组织王氏宗亲文化交流团,赴马祖开展闽王金身千年首次安座马祖祭祀大礼、千人“摆暝文化祭”等民间文化交流活动。6月初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又应邀组织76人的宗亲文化交流团首次赴澎湖会香,闽、台、澎三地王氏宗亲相隔60年首度相聚,王金平先生出席并受聘为福州市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名誉会长。深化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7月初与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福建福百祥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福百祥寿山石·茶文化赴台展销交流考察团”赴台,开展寿山石和茶文化的展销、交流等活动,就台湾寿山石雕精品回流大陆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开展两岸白马尊王信仰文化交流,7月3日马祖北竿后沃境白马尊王信众一行115人首次来到鳝溪白马王祖庙进香,两岸信众举行了白马王共祭仪式,增进了两地信众的交流和感情。

      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区十二五规划,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予以扶持。积极优化福百祥1958文化创意园业态,福马集团投资近亿元,建成的时尚、大型的综合文化娱乐中心—和谐大酒店,包含东都国际电影城、和谐歌剧院及电玩、酒店、餐饮、温泉会所等项目,已成为市民文化休闲娱乐的一个热门去处。位于福马路的福州海峡工业设计创意园,是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第三期孵化基地,目前已入驻包括考克、艾迪尔等我市主要的工业设计企业在内的24家设计企业。在第二届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上,我区展出的软木画精品获得3面银奖和3面铜奖。引进社会资金建设金鸡山鼎鑫建筑设计创意园,将于12月底完成工程建设。10月份组队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我区签约项目3项,签约额达4.12亿元人民币。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被文化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称号。(晋安区学习工作办供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简报》第71期.pdf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