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简报
(第97期)
(上接第96期)构建大开放的战略格局。要充分发挥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积极推进与港澳台、长三角、泛珠三角、海西城市群及闽浙赣皖协作市的区域性合作。深化榕台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政策,积极承接台湾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强投资促进局建设,切实抓好央企项目对接、民企项目回归和外企项目引进,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的大型龙头产业项目。促进对外贸易升级,以福州保税港区通过国家验收、江阴港区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为契机,吸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资源高速集聚,形成外贸出口新增长点;发挥重点商品出口基地效应,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对外投资,不断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大开放的支撑保障。要下大力气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力物力等各种要素和载体的保障功能,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快交通、能源、防灾减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数字福州”建设,构建一流的基础信息网络;强化园区载体支撑,创新园区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强化人才智力支撑,营造重才氛围,搭好用才平台,大力实施闽都人才集聚工程,积极培育一大批精通国际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着力引进福州发展急缺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造闽都人才高地。
优化大开放的投资环境。要牢固树立“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的理念,致力创造更加优越、宽松、宜居的环境,使福州真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福地”和“绿州”。一是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围绕建设滨江滨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加快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步伐,着力建设马尾新城,组团式、成片式推进“三江口”、“闽江口”区域发展;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四绿”工程,建设显山露水、生态宜居的绿城、花城、水城;加快推进福莆宁同城化,支持和融入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着力构建福州大都市区。二是打造最优的软环境。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肃整治“庸懒散”,提高机关服务效能;深化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大开放的干部能力素质。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推进开放型经济,机遇存在,挑战更多,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敢为、能为、有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劲头,多点“书生气”,进一步开阔眼界,提高按国际惯例办事、按国际标准执行的水平;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做到敢拼会赢、追求卓越;发扬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大力弘扬深植福州大地的“榕树精神”和“马上就办”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甘做“老黄牛”,躬身“接地气”,及时主动地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打牢更加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
以学为先 建设“有型”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学为先、重在建,是科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建设“有型”的学习型党组织,已是摆在广大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但当前较普遍存在“建有型”却没有实现具象“有型”。集中表现在重建不重“型”、“抽象”不具象、塑“型”不鲜明等问题。
建设什么“型”,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规律,塑造起一个“学为先、重在建、做表率、永葆先”之“型”。一是建“学为先”之型。包括矗起“先学”理念、构筑学习愿景、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活力、完善学习制度;二是建“重在建”之型。突出搞好顶层设计、制订建设路径、确立工作抓手、鲜明的考评导向;三是建“做表率”之型。当好讲政治、善执政、谋发展、为人民的表率;四是建“永葆先”之型。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本方向上、在领导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上、在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方向上永葆先。为此,必须构建形成一套书记带头抓、党委合力抓、部门协调抓、典型开路抓、利益挂钩抓和制度保证“抓”的“六抓”组织领导体系,来推进“有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摘自南京市江宁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严应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