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2-12-11 16:36:44来源:福建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实现了科学发展观从“指导方针”到“指导思想”的理论定位和政治定位,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科学理论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在努力探索本国的发展问题。人类在追求社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模式、发展的道路、发展的目标等进行了积极探索。从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到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到追求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进步的紧密结合,从追求经济社会发展到与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从最大限度开发利用资源到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发展,从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追求当代人的发展到兼顾后代人的发展,人类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追求人类永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人类对发展问题形成的正确观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成为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上的共识。

      作为承担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政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能够站在时代前列,高瞻远瞩地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能够深刻揭示时代发展客观趋势,指导人们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科学发展观总结借鉴人类社会对发展问题的探索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和仍处于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一主题,强调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这符合时代潮流,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

      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上,不仅只是量的增长,而是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的实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总结人类社会探索发展的文明成果,顺应时代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先进的科学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上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矛盾,提出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设想,制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三步走”实现国家现代化,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努力使中国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发展,在安定团结中发展,在学习借鉴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发展,在争取周边与世界的和平环境中发展,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在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原则下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把邓小平的“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发展目标分解成三小步,并提前实现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奋斗目标,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继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有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内涵的认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进出口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加强。这十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与我们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分不开的。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指引着实践的新发展。十年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威力和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为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教授、博导)

作者:郑传芳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