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3-01-22 10:23:42来源:福建日报

      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完善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福建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谋划我省工作,自觉转化落实到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当前,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今年将接近2万亿元。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84%,今年可达95%。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福建已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今后五年,我省处于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跃升的重要发展阶段。省九届六次全会根据十八大的要求,提出要确保比全国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开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开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就是要把思想认识和实践行动落实到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上来,落实到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

      着力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幸福福建,使福建走在富裕小康社会的前列。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围绕增进民生幸福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人民群众的民生评价和幸福感受作为检验和衡量的重要标准,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程度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着力落实“两个加快”,努力建设创新福建,使福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在全国前列。按照十八大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加快”的要求和部署,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夯实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重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各项工作。突出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走有深厚内涵、有福建特色、有现代品位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完成由“福建制造”向“福建创造”跨越。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全方位开放战略,用好用活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切实把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着力发展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制福建,使福建的民主和政治建设在全国前列。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落实好根本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办事公开制度。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机关效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支持和加强国防、军队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着力坚持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福建,把福建建成文化强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实施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大工程”,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大力弘扬和践行福建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打牢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文化事业共建共享,持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文化与旅游、创意、科技、体育、物流等产业融合,培育文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提升福建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和谐福建,把福建建成民生优先型省份。狠抓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公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以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为重点,全面做好扩大就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等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进一步强化民生投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构筑保障基本民生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建设,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深化“平安福建”建设,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着力闽台合作交流,努力建设开放福建,把福建建成对台工作先行先试省份。把平潭开放开发作为对台工作的重要前沿平台,深入探索两岸“五个共同”合作新模式,加快落实“放地、放权、放利”政策措施,努力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突出对台经贸合作,大力实施“产业对接升级计划”,推进建设ECFA实施的示范区,加快建设厦门、福州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增强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对台资项目的综合承载能力,同时扩大入岛投资,积极开拓台湾市场,提高双向贸易和投资水平。进一步扩大海峡论坛的品牌效应,扩大“海峡旅游”规模,加强闽台教育、科技、医疗以及青少年、乡镇村里等领域合作。深化与港澳侨的合作。

      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努力建设美丽福建,把福建建成生态型省份。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巩固发展生态优势,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着力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总结推广“长汀经验”,大力推进新一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构建宜居宜业环境。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和奖励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全面完成省第九次党代会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认真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职责,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作者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福建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作者:陈雄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