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真抓实干 汇聚全面深化改革正能量

2014-04-09 10:31:33来源:福州日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如何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作为一名基层县委书记,我有三点体会。

  改革必须集聚勇气和智慧。改革要有冲破旧格局的勇气,也要有产生新观点的智慧。我们要发动群众、动员各方,汇聚不改不行、势在必行的共识,形成革故鼎新、攻坚克难的强大勇气。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原创智慧,问策百姓,问计基层,群策群力,寻找推动发展的良策。结合中央和省市改革部署,抓紧落实好今年重点领域改革方案,争取在一些方面出经验。比如在提升公共效能方面,引入竞争,促进公共部门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态势,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社会治理方面,重点培育中间层即社会组织,包括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共同承担社会治理功能。在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坚持以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探索一些公共服务社会购买的实现形式,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效益。

  改革必须形成善做善成的机制和办法。改革必须坚决破除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作为思想,始终保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一是用心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而后动,做深、做实、做细改革的各项前期工作,以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二是马上就办。对于议定的事就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百折不挠,敢于碰硬,以“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难事险事敢出头。三是办就办好。注重运作,统筹兼顾,坚持“一线工作”法,脚踏实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打基础、利长远,一任接着一任干,咬定青山不放松,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干一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事业。

  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对闽清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基础,利长远。一是以项目带动促升级,持续推进“八大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项目奖惩、推进、督查、考核等机制,千方百计破解项目推进的瓶颈制约,发挥项目带动引擎作用。二是以招商引资促升级。继续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促进资金、项目、人才、税收回归。三是以平台建设促升级。加快省级闽清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使园区成为产业集聚升级、结构调整的洼地平台。四是以节能减排促升级。扶持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技改、重组、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推动一批企业转向其他行业,腾笼换鸟,逐步淘汰一批产业竞争力弱的企业。五是以培育龙头促升级。强化电瓷、建陶两个协会的龙头作用,引导传统产业走争创品牌、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六是以科技创新促升级。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改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七是以城镇化促升级。通过加快“三座新城”建设,培育城市经济,释放三产潜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城镇群,推动“三化同步”。

  总之,我们必须把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改革措施与闽清的实际相结合,上下联动、“蹄疾而步稳”,努力为推动闽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作者系中共闽清县委书记)

作者:陈铁晗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