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各地优讲 >> 正文

人心是弘扬价值观的最好载体

2015-06-10 10:59:55来源:福建日报

        厦门市思明区举行“智慧·讲堂”,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原主任周熙明应邀作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文化思维》的专题辅导讲座——

        人心是弘扬价值观的最好载体

        9日,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原主任周熙明应厦门市思明区“智慧·讲堂”之邀,专程前来为思明区副科级以上干部举行了一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文化思维》为主题的讲座,并为政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整场讲座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哲学和文化研究的教授,讲座一开始,周熙明就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价值信仰问题是近代中国的头号问题。“1840年以来,中国人始终在努力重建被西方文明冲毁的精神世界,但却始终没有找到我们精神秩序的源泉。”周熙明认为,“谈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本质上就是谈我们民族灵魂的修复与唤醒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将核心价值观比喻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对此,周熙明解释道,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公共品,13.5亿中国人都对其认可,并使用它、享用它。“它固本强基,为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价值理性,为现代国家的构建创造精神源泉,为实现伟大的文明转型和民族复兴提供重要前提。”

        “背对现代的传统只能是死去的文物,离了传统的现代只能是无根的浮萍。”周熙明认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他建议政府破除“战场思维”、“工程思维”,以人心为弘扬价值观载体,内化于心,让价值观不仅仅停留在二维空间理论层面;创新价值观宣传方式,与群众文化活动互相融合,为城市建设发展“凝魂聚气”。

        事实上,这已不是周熙明教授第一次来到思明区,此前,周熙明教授就已亲历过思明区在龙山文创园举行的“价值观论坛”,当天,他再次对思明区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思明区搭建平台,引导群众讲述身边平常事来弘扬价值观理念和精神,非常好!这样的方式比政府通过理论标识宣讲有效得多。”

        提到最近思明区委宣传部、思明区委文明办联合面向全社会征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性文艺作品的活动,周熙明高兴地说:“这是践行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又一个好举措!”

        周熙明认为,文化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每一位老百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偏好,“绘制”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蓝图,这样一来,思明区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文艺来源于社会,并反作用于社会,群众在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时,可以更好地凝聚起价值观“精神太阳”,使文明社会可持续健康、均衡地发育成长。               
 

作者:记者 邓豆豆 责任编辑:何芸